演出介紹
戰國中期,衛國衛公子的侍妾生下了一個孩子。衛公子請了巫師來卜筮,斷定他是一個孽種。于是這個侍妾和這個孩子就被拋到了荒郊。十年之后,秦國侍臣景監出使魏國,與魏將軍公叔痤來到西河岸邊,發現了這個孩子。景監一下就喜歡上了這個聰穎多智的孩子,便欲帶回秦國收養。但魏將軍公叔痤卻強行帶走衛鞅,并逼迫養母姬娘割斷親情。姬娘為了衛鞅的前程,剜去雙目,并發誓從此不見衛鞅。衛鞅被帶到魏國,公叔痤讓他陪伴魏王之子公子昂讀書,然公子未成,衛鞅成矣。衛鞅對法家的學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他愈來愈不滿足眼下的地位,希圖能有更大的作為。秦孝公登基,向天下頒示了求賢詔令,并聲稱能有為秦國建功立業者,秦國愿為之分封領土。衛鞅辭別了自己的戀人韓女,來到秦國,在景監的引見下,向秦孝公游說法家學說,于是在宮廷上爆發了一場有關變法的激烈辯論。在秦孝公、景監、公子虔和趙良的支持下,衛鞅駁斥了保守派們的主張,變法得以推行。誰知就在宣布新法,立太子駟為王儲的大典上,保守派利用太子駟的驚風抗命,以此發難,要看衛鞅如何處置。衛鞅果斷處置,革去了太師公孫賈的職務,并斬去了太傅公子虔的左足,及時地維護了新法的推行。從此,衛鞅之法在秦國大大得以推行,秦國也日益強大。秦國的壯大使魏惠王畏忌萬分,公子昂設計將韓女送與秦孝公,以圖緩兵并以此離間衛鞅與孝公。多年未能見到兒子的姬娘也只身尋到杜平。看著姬娘勞累而憔悴的面容,衛鞅希望能用自己的爵位換取姬娘的自由之身。但由于朝廷爭斗,衛鞅陷入了兩難之境,無力改變這一局面。為了收復秦國故土,秦魏再次開戰。高奏凱旋的衛鞅如愿以償成為商君。他的顯赫地位更增加了保守派對他的仇視。秦孝公不久辭世,太子駟即位。第一件事就是以謀反罪名緝拿商鞅。商鞅在末路中才與姬娘重逢。烈火遍野,箭矢如蝗,轟轟烈烈的一位巨人終于在他創建的律法中死于非命,結束了他壯烈卻又慘烈的一生。商鞅以他大無畏的革新精神為中國封建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礎,為中國歷史的進步鋪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