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山的演奏技法嫻熟、飄逸灑脫,音色柔美而亮麗,王中山音樂表現細膩、傳神、無論是韻味獨特的傳統箏曲或足技巧復雜的各類現代箏曲,均恰到好處地體現出原曲風貌:即使是某些目前幾乎尚無人有能力涉足的用快速指序技法創作的高難度箏曲,也是揮灑自如,游刀有余,無不顯示出其精湛的技藝和上乘的功力。他曾赴日本、韓國等地訪問演出,并應邀在香港講學、舉辦古箏獨奏音樂會。曾撰寫論文多篇,創作和編寫樂曲十余首:在古箏上開拓性地運用了左右手輪指、彈輪等技法,豐富了箏的表現力。他是當今中國青年箏家中的佼佼者。
王中山現執教于中國音樂學院,兼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古箏學會秘書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箏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在教學之余,他還參加各種大型演出活動,并為多部影視劇配樂,曾出訪東南亞及歐洲等地。在古箏演奏技法上,他有許多新的創意并付諸實踐,如在一九八六年“中國第一屆古箏學術交流會”上,他開拓性地運用了輪指技法、率先使用左手內戴四個羲甲的形式進行演奏,開發和發展了多指搖和左手搖指,令古箏面貌一新。目前,有些新的演奏形式在中國的各個藝術院校的古箏專業中已經得到了推廣,顯示出這些新技法的廣闊前景和勃勃生機。
應香港、臺灣、澳門和北京、長沙、沈陽、烏魯木齊、常德、襄樊、大連、青島、東港、大同等地邀請,他先后舉辦了許多場古箏獨奏音樂會和學術講座,大力推廣古箏藝術;他還出版了《王中山古箏曲集》,與香港龍音制作有限公司合作錄制了多張演奏專輯。
對于他的藝術成就,人民日報、北京晚報、音樂周報、音樂生活以及海外報刊都給予了采訪和介紹。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以及北京音樂臺等宣傳媒介,也多次播放他創作演奏的《溟山》、《漢江韻》等樂曲,并作專題介紹。他的藝術生平現已選入《國樂精粹》、《中國當代音樂界名人大辭典》。
TAGS: 箏海漫游—王中山古箏名曲講解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