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沉淀了一年多之后,三枝橘制作帶著他們的原創新戲《假如記憶可以移植》重新回來了。三枝橘制作成立于2003年,曾上演過《我的老婆留胡子》《一日煩》《動物園的故事》《小王子》《野草》《狂人日記》等眾多劇目。
此次回歸小劇場,三枝橘帶來了原創新作科幻懸疑劇------《假如記憶可以移植》,這部戲集推理,懸疑,科幻與黑色幽默于一身,與所有愛幻想的80后共勉。
導演的話:
人類總是對未來充滿幻想,而這些幻想在科技發展的帶動下將逐一變為現實。無論是對環境的探索,還是對人類自身的探索,從人類出現開始就沒有停止過。好奇或求知的欲望促使人類研究環境與自身,控制或掌握的欲望則促使人類改變環境與自身。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人類將以往無法研究的轉化為可研究,將以往無法改變的轉化為可改變。道德漸漸成為控制人類利用科技不越界的唯一準則,什么是可以改變的?什么是不能改變的?尤其針對人類自身
記憶,相對于人類復雜的感情系統來說只是一些簡單的復制與加工而已。然而正是這些復制與加工使得人類文明得以延續至今并延續下去。如果有一天,記憶也可以像電腦資料一樣復制、粘貼、覆蓋、刪除的話會是怎樣呢?人類將如何對待這項技術?有畏懼的就必然會有嘗試的,限制與否也只會由用途而定。核能、克隆等等一切新生科技不都是如此么?
記憶對人類到底有多重要?無論是好是壞,記憶至少扮演著鑒證人類一生歷程的角色。如果一個人的記憶改變了,他還是以前的他么?會不會有人因為擁有不好的記憶而試圖改變記憶?會不會有人用這種技術在自己的腦海中虛構出自己向往的東西或失去的東西?只要這種技術問世,這些疑問都將變為肯定。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有恐怖的一面就有有利的一面,如何利用就看使用者的初衷了。本劇講述的就是在未來的某一天,當記憶移植已成為現實。一群富有愛心的臨終關懷醫務人員,利用這項技術幫助臨終的人們在美好的記憶中離開人世。他們被崇拜著,被懷疑著,甚至他們自己也在迷茫著。我們不去評判對與錯,因為任何科技都不存在對錯。我們只希望在觀看之后,您能夠得出自己的結論。
編后語:
記憶是人生的一面鏡子,愿意與否它都將真實呈現你的一切。
無法接受就去改變,這便是人類。
那么這面鏡子,應該被改變么?
TAGS: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