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樂壇的尊榮之師,倫敦交響樂團9月再訪京
如果你的品質生活與高雅音樂有關,如果你是一位真正的古典音樂達人,倫敦交響樂團(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對于你來說絕對是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她就像時尚人士眼中的古琦和路易.威登,像球迷心中的魯尼、吉拉德和大衛.貝克漢姆。當1906年查爾斯.斯坦福爵士第一次帶領倫敦交響樂團進行海外巡演時,他們絕然不會想到一個世紀后的今天,樂團會在短短七年時間內連續三次造訪北京,并在古老的皇城腳下續寫著屬于自己的百年傳奇。
在繼2003年和2007年兩次轟動性的訪華演出后,2010年的金秋時節,樂團將在指揮大師克里斯蒂安.雅爾維(Kristjan Jarvi)的率領下并攜手著名鋼琴家讓-伊芙.蒂博戴(Jean-yves Thibaudet)再次訪問中國,9月12日這支當今全球最優秀的交響樂團將歷史上第三次登陸北京保利劇院,京城樂迷將再次領略到倫敦交響樂團的卓越風采。實際上在2008年奧運會期間,倫敦交響樂團就已經在北京“亮相”,并讓全世界億萬觀眾聽到了樂團的聲音,作為下一屆奧運會的主辦城市,倫敦在北京奧運會閉幕式上進行了讓人印象深刻的8分鐘表演,而開場的英國國歌正是由倫敦交響樂團演奏的。
好不夸張地說,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作為古典樂壇中的尊榮之師,倫敦交響樂團始終代表著世界交響音樂演奏的最高水準,她的名字和偉大的漢斯.李希特、傳奇般的阿瑟.尼基什、才華橫溢的安德烈.普列文、如日中天的阿巴多以及有伯恩斯坦接班人之稱的蒂爾森.托馬斯緊密相連。她曾經是英國王室的御用樂團,癡迷于音樂的英國前首相愛德華.希斯曾經指揮過該團,并且對其“愛不釋手”,而更有無數的樂迷爭相收藏和購買樂團錄制的唱片,可以說在過去數十年間,倫敦交響樂團已經成為演奏水準與音樂品質的代名詞。
英國人不僅有莎士比亞、披頭士和哈利波特,他們還有一支足夠引以為豪的倫敦交響樂團。盡管英格蘭足球隊多年無法打入世界杯四強,但倫敦交響樂團在全歐洲乃至全世界的交響樂團排名中始終名列前茅,在法國《音樂雜志》2006年評出的歐洲十大交響樂團排行中,倫敦交響樂團名列第四位,僅次于柏林、維也納愛樂樂團和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而在2008年,全球最權威的古典音樂雜志《留聲機》邀請歐美各大音樂刊物的11位頂尖樂評人評出全世界最優秀的20支交響樂團,而倫敦交響樂團力壓芝加哥、波士頓、巴伐利亞萊比錫等一流樂團,再次以無可爭議的水準躋身四強,并且成為唯一入選該榜單的英國本土樂團。毋庸置疑,倫敦交響樂團史本年度出現在中國古典音樂舞臺上最具實力和影響力的交響樂團,也是最值得期待的古典音樂演出盛事。
今年,北京音樂舞臺上多支英倫樂團輪番上陣,從倫敦愛樂樂團到BBC交響樂團,從愛樂樂團到圣馬丁室內樂團,但倫敦交響樂團卻是其中真正的執牛耳者,在過去數十年間倫敦交響樂團一直是倫敦數家交響樂團中當仁不讓的翹楚,無論是在藝術水準還是在經營管理上都是英國交響樂界的杰出代表,如果你登陸互聯網翻看樂團近年來的演出季安排,你就會發現在競爭激烈的倫敦音樂界,只有倫敦交響樂團始終有能力組建堪稱豪華的的客座指揮陣容,并邀請世界最優秀的獨奏家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倫敦交響樂團第三次中國巡演依舊是由享譽全球的羅爾斯-羅伊斯(Rolls-Royce)全程贊助。作為全球窗體頂端窗體底端發動機技術的領先者,羅爾斯-羅伊斯對古典音樂一直情有獨鐘,作為倫敦交響樂團的獨家巡演贊助商,兩者的合作堪稱是科技與藝術,動力與情感結合的經典范例。幾十年來,羅爾斯羅伊斯始終倡導高品味的音樂藝術事業,并為高雅音樂的發展和傳播注入了持久的動力。
指揮大師卡洛斯.克萊伯(Carlos Kleiber)就曾經說過,一支交響樂團音響應該像是一臺羅爾斯-羅伊斯駛過一片草坪時發出的聲音。而倫敦交響樂團無疑是有能力發出這種獨特聲音的樂團。如果你還沒有聆聽過倫敦交響樂團輝煌燦爛的音響,如果你還沒有機會領略到羅爾斯-羅伊斯那永動的尊榮,如果你未曾前往北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的音樂廳,那么在2010年9月12日的北京保利劇院,必定會有一個座位是屬于你的。
TAGS: 羅爾斯·羅伊斯倫敦交響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