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發(fā)生在兩千二百年前的中國,故事中的人物家喻戶曉,他們的話語廣為傳誦,他們的品格至今傳揚。死去兩千年的故人依然"活著"。
這故事是一首歌。是一首充滿鐵與火的戰(zhàn)歌,更是一首充滿血與淚的情歌。充盈著故國之情、故鄉(xiāng)之情、親情、友情和愛情。它激越、豪放、纏綿、凄婉、悲涼、慘烈……
故事的主人公項羽是楚國將軍后代。楚國被秦國所滅,他的祖父戰(zhàn)死沙場。項羽懷著國恨家仇,率領楚地八千青年踏上抗秦的征途。經(jīng)過五年征戰(zhàn),項羽以他的膽略和驍勇,消滅了秦軍主力,攻進秦都咸陽,秦國滅亡。
第一幕 火燒咸陽
火光沖天。項羽占領秦都。為慶祝勝利,宣泄胸中的仇恨,他下令縱火焚燒秦宮。項羽志得意滿,不可一世,自封為西楚霸王,分封有功諸侯,并欲奏凱東歸故楚。楚軍官兵舉酒狂歡。
眾人皆醉,唯韓信獨醒。韓信是與項羽起兵反秦的好友,此時面對大火和項羽的主張,他憂心忡忡。遂苦心諫言,勸告項羽居安思危,圖天下久安,應定都咸陽,力控群雄,做一代英主。項羽傲氣沖天,不聽韓信之策,爭辯中激怒項羽,拔劍要殺韓信;危急時刻,項羽的愛妻虞姬趕來,高喊"住手",震懾了眾人,也震懾了項羽,制止了這場勝利后兄弟間的相殘。她真誠的規(guī)勸平息了兩顆如火的心。
項羽凱旋榮歸、告慰父老的信念仍未動搖,執(zhí)意押解奴隸東歸,并將一秦國老者投入烈火,激起韓信對項羽的憤怒,決意出走。韓信強忍屈辱,爬出宮門,與項羽決裂。
第二幕 十面埋伏
三年過去了!韓信已是漢王的大軍統(tǒng)帥,與項羽征戰(zhàn),最終大敗楚軍。數(shù)十萬大軍設下十面埋伏,把項羽殘部層層包圍在烏江之畔。決戰(zhàn)前夜、楚滅漢興之際,韓信念及與項羽當年情誼,苦思滅楚而不滅項的兩全之策。
虞姬的妹妹虞姝,當年追隨韓信到漢營,此刻焦急地要把姐姐救出楚營,免遭刀兵之禍。虞姝百般勸說,虞姬堅決不肯離項羽獨自逃生,姐妹揮淚而別。
項羽率領最后的28名勇士做最后的沖殺,以圖打開一條生路。一陣悲壯的廝殺之后,只有項羽一人負傷歸來。在凄冷的荒灘上,只剩項羽和虞姬兩個人,項羽感到末日將臨。耳邊響起楚地的歌聲,這是他們對家鄉(xiāng)的思念……
江上傳來悠悠的漁歌,漁夫受韓信指派,要駕小舟護送項羽夫妻逃回江東,為他們留下生路。項羽拒不登舟,只將心愛的戰(zhàn)馬贈與漁夫并命他離去。項羽與虞姬訣別。虞姬自刎先去,項羽用雪花埋葬愛妻。在暴風雪中,他拜別江東,告罪父老。八千子弟相隨征戰(zhàn),而今均戰(zhàn)死沙場,項羽無顏偷生,揮劍自刎。他用生命與鮮血維護了信義與尊嚴。
保利劇院規(guī)定:1.2米以下的兒童(兒童項目除外)不允許進場,1.2米以上的兒童照章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