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聆聽馬背民族的極品原聲,盡享原生態草原音樂藝術的完美演繹
藝術總監:朱?烏恩其(朱智忠)(作曲家、導演)
中國民協民間音樂專業委員會主任。主編原生態電視音樂節目1000多期。策劃執導2007年原生態十大歌王世界巡演晚會、2008年相約北京原生態情景音樂會《行路知音》。創作歌曲《遷徙》獲內蒙古自治區第六屆藝術創作政府獎“薩日納”作曲獎,《愛的語言》獲中國廣播政府獎。1992年獲國家廣電部弘揚民族文化突出貢獻獎,2006年獲中國民間文藝家德藝雙馨獎。
蒙根(青年馬頭琴演奏家)
1981年出生在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從小專業學習四胡及馬頭琴的演奏。先后多次出訪國外文藝節,2008年應中國少數民族藝術促進會的邀請在聯合國參加“聯合國之春”文化節,并在美國華盛頓參加“世界家庭日”活動。他的演奏熱情奔放,極富感染力。
博爾金夫(呼麥演唱藝術家,青年馬頭琴演奏家)
1983年出生在內蒙古哲里木盟。自幼學習馬頭琴等蒙古族民間樂器的演奏。2002年至2005年就讀于蒙古國國立音樂舞蹈學院,同時與民間藝人阿穆爾學習呼麥、蒙古胡笳與圖卜碩爾等民間樂器。2004年加入蒙古國呼麥協會并參加蒙古國呼麥考級大賽獲得呼麥表演資格證書。
呼斯樂(青年馬頭琴演奏家)
1981年出生在內蒙古興安盟,畢業于內蒙古民族高等專科學院音樂系。曾在內蒙古歌舞劇院民族管弦樂團擔任馬頭琴演奏員。2004至2007年,參加了國際馬頭琴大師齊? 寶力高的“野馬馬頭琴樂團”專場音樂會。他的馬頭琴演奏功夫十分扎實,擅長東北蒙古族民歌的演奏。
白音孟和(青年馬頭琴演奏家,呼麥演唱藝術家)
1979年出生在內蒙古阿魯科爾沁大草原上。新生代的青年馬頭琴演奏藝術家和呼麥演唱家,多次獲獎并參加大型文藝演出。5歲即跟隨母親學習馬頭琴的演奏。他傳承了馬頭琴傳統的民間演奏技法,并融合了現代的演奏技巧。他的馬頭琴獨奏《朱色列》古樸而悠揚,充滿了來自遙遠草原的蒼茫韻味。同時,他還精通呼麥演唱以及四胡和圖卜碩爾的演奏。
吉日嘎拉(青年馬頭琴演奏家)
1983年出生在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從1997年開始學習馬頭琴演奏,師從于內蒙古赤峰市歌舞團、現任內蒙古歌舞劇院著名馬頭琴演奏家仟百億拉學習馬頭琴。1999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內蒙古包頭市藝術學校繼續學習馬頭琴演奏。在校期間多次參加比賽,獲得全國青少年專業技能比賽一等獎。畢業之后多次赴日本、蒙古、韓國、美國等國家訪問演出。他的演奏飽含靈動之氣,極富爆發力。
潮洛蒙(青年低音馬頭琴演奏家)
1984年生于呼倫貝爾,受母親影響自幼學習手風琴。1999年學習馬頭琴,2002年畢業于內蒙古馬頭琴專業院校。2008年錄制中央電視臺紀錄節目《一個人的合唱》,同年參加人民大會堂北京新春音樂會,與西北歌王齊富林合作。2009年參加秦皇島電視臺與電影“百花獎”、電視“金鷹獎”、戲曲“梅花獎”及舞蹈“荷花獎”等同屬我國文藝界最高獎項的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頒獎晚會。其演奏風格充滿現代感,個人作品中更融入多種音樂元素,混合了電子搖滾,打擊樂等音樂語匯,與細膩的馬頭琴演奏和傳統的蒙古呼麥熟練對話。
烏云噶(青年蒙古長調演唱藝術家)
1980年8月出生在內蒙古興安盟扎賚特,1999年考入內蒙古高等專業學院音樂系,在校期間參加了內蒙古廣播電視總局組辦的“影視歌曲大獎賽”,榮獲第二名。2005年獲得由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和蒙古國原生態藝術家協會共同舉辦的中蒙非物質文化遺產——“蒙古族原生態文化藝術”長調歌曲大賽金獎。
達布希拉圖(青年蒙古長調演唱藝術家)
1984年12月出生于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巴音查干蘇木烏套海嘎查。自2002年開始在德德瑪藝術學院學習三年,2006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榮獲“內蒙古首屆八省區民歌大賽”優秀獎,2007年榮獲“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內蒙古賽區”優秀獎,2007年參加第14屆全國推選文藝新人大賽榮獲“通俗組全國十佳”金獎。
阿拉騰嘎日迪(青年忽必絲演奏家)
1984年出生于內蒙古錫林郭勒盟。2006年參加了中央電視臺《民歌中國》欄目。2006年12月在全國發行個人專輯《蒼天》。2007年參加了星光現場《奈日的開始》主題演出。2007年赴日演出。擅長忽必絲傳統演奏,以及呼麥演唱。
寶音 (打擊樂演奏家)
1976年出生于內蒙古赤峰市,自幼學習打擊樂演奏。18歲時考入部隊文工團。1998年加入藍野樂隊。 2001年赴日本留學,2006年加入Haya樂隊任鼓手,2008年回東京加入蒙古樂團,現在在日本桐朋學園大學深造音樂演奏技巧。他的演奏中融合了世界音樂、中東音樂、拉丁樂等風格元素。
節目單(以演出現場為準):
《圣祝成吉思汗》 (合唱)
《江格爾贊》 (呼麥五重唱)
《敖特爾青年》 (馬頭琴齊奏)
《小黃馬》 (男聲長調獨唱,馬頭琴伴奏)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男聲長調,馬頭琴伴奏)
《阿斯爾》 (忽必絲、馬頭琴、圖卜碩爾合奏,貝司、打擊樂伴奏)
《成吉思汗頌》 (呼麥演唱)
《呼和沁好享》 (忽必思獨奏)
《蘇和的白馬》 (馬頭琴齊奏)
《黑駿馬》 (馬頭琴齊奏)
中 場 休 息
《五條好漢》 (呼麥演唱)
《祭祀頌》 (呼麥五重唱)
《褐色的鷹》 (女聲長調,馬頭琴伴奏)
《美麗草原我的家》 (女聲長調,馬頭琴伴奏)
《剪羊毛》 (馬頭琴與潮爾合奏,忽必思、打擊樂伴奏)
《贊歌》 (馬頭琴齊奏,呼麥與長調)
《東山哥哥》 (馬頭琴齊奏)
《酒歌》 (呼麥與馬頭琴)
《萬麗姑娘》 (馬頭琴齊奏)
《萬馬奔騰》 (馬頭琴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