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劇情簡介
這是一個發生在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貞豐縣的真實故事。
在1935年冬季的北盤江江畔,布依族聚居的白層鎮。在船工梁安生與盤秀兒的新婚之夜,恰逢紅軍長征經過,與保安軍發生槍戰。畏于兵亂,梁安生跳江逃走,生死未卜。紅軍號兵陳運江身負重傷撞入盤秀兒家中,秀兒不顧失夫之痛,機智的騙過了保安軍的搜捕,救助并收留了陳運江。此后盤秀兒又拾得一個被紅軍遺棄在野外的嬰兒。由于丈夫梁安生生死不明,為了掩護傷殘的陳運江和紅軍遺孤,對付白軍的搜查盤詰,她不顧蒙受鄉親們的誤會和羞辱,與陳運江、蕉葉兒三人組成了一個名義上的家庭,含辛茹苦,相依為命。
伴隨著全國解放,死里逃生最終投奔紅軍的梁安生又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縣武裝隊長的身份回到了闊別十五年的白層鎮,誤以為盤秀兒改嫁陳運江,并生下女兒,由此與盤秀兒產生了感情矛盾。后經多方證實,盤秀兒終得清白。正當梁安生代表縣政府向盤秀兒致敬時,盤秀兒終于訴說出自己的心聲:
“休道我為了革命,休夸我是個功臣。粗手大腳頭腦笨,一個盤江屋里人。不識文字不識禮,但畏天地敬鬼神。救了一個殘,揀了一個嬰,憑著天良,盡些本份,不敢虧心!”
專家評論《布依女人》
宋丹菊(著名京劇演員、中國戲曲學院教授):這部戲從編劇到主演、以及配角、群眾演員都表現出色,配合得非常好。唱腔很不錯,但有的地方高腔太多;服裝很漂亮,很有特色,但從舞臺效果考慮,還應再改進。
蔡英蓮(中國戲曲學院教授、張派傳人):這部戲讓我很感動。首先是戲好,整個戲從視覺到聽覺、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等都很精彩,沒有當地政府的支持、整個劇團的投入,不可能產生這樣好的戲;另外,丹梅的表現非常優秀,當今很難找到這樣全才的演員,她為這場戲付出了很多,她的表演很深入,對人物的塑造有悟性、有層次,嗓音有張有弛、收放自如;還有,戲中各個行當的搭配也很恰當。希望經過更加精心的打磨,這部戲不僅是貴州的“名花”,還成為全國的“名花”。
沈健瑾(中國京劇院著名京劇演員):地方京劇團有一些值得我們學習之處,那就是執著。藝術是個綜合的東西,需要大量的投入,這就離不開當地領導的重視及支持,貴陽的政府做到了這一點,這是首先讓我感動的地方;另外,每個演員都在盡心盡力地演好自己的角色,他們的表現都很有光彩,整個團表現出的對京劇的投入很讓人感動。很感謝貴陽的藝術家們給我們送來了這樣的好戲。
李光(中國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看了《布依女人》這部戲,心情很激動,這部戲太好了。丹梅是當今少有的好演員,但好花還需綠葉襯,這部戲的編劇、導演還有其他演員等等整體都很優秀,他們之間起到了相輔相成的作用。
這部戲既有著少數民族風情,又沒有脫離京劇本體,非常好;布景很大氣,有特色,整部戲保持了整體的美。戲一開場就把我們帶到了少數民族地區,讓貴州風吹到了北京,貴陽留給我們的印象更深了。這部戲讓我想起了關于茅臺酒的詞語:“醬香突出,優雅細膩,酒體醇香,后勁十足。”
周育德(著名戲曲理論家、曾任中國戲曲學院院長):《布依女人》立意好,演員好,形象塑造好,還有舞臺設計、唱腔設計等等都不錯,看了讓人激動。
首先是戲好,劇情在陳澤愷筆下充分發揮了戲曲的特長,作者不愧是編劇的行家,他打破了京劇現代戲創作的模式,寫了一個好人,一個普通人,雖沒有任何拔高,卻讓人為之感動;其他人物的塑造也很生動,演員的表現都很稱職。
王安葵(中國戲曲研究所所長):在全國京劇低迷的狀況下,貴陽市京劇院還能多次創作、演出質量很高的戲,很令人敬佩。這部戲的情節既有傳奇性又有真實性,比起以往的那些作品,創作難度更大。再經過進一步的加工,前途會更好。
康式昭(著名戲曲理論家):這部戲描寫的是一些平凡的好人,他們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事跡,而那種處處為別人著想的精神正是我們今天所呼喚的。
張關正(中國戲曲學院研究生班班主任):很喜歡這臺戲,寫了一臺好人,又有一臺優秀的演員。從舞美到到舞臺呈現都展現了樸素的民風,里面的“好花紅”腔調既有戲曲的特點又有民族的特色,放在戲里聽起來很舒服。戲里的舞蹈很自然,特別有生活,非常美。
鄒憶青(著名劇作家):這部戲的立意很獨特,塑造了一個普通而高潔的少數民族婦女形象,劇中人物之間關系的碰撞出了不少戲,是一個很有地域特色的故事。
TAGS: 京劇《布依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