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演出團體: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在2010年春正式成立,由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陳佐湟擔任首席指揮,并聘請新加坡籍指揮家陳康明擔任駐團指揮。樂團大部分成員都擁有國際化的學習工作經歷,也不乏曾在全國和世界大賽上獲獎的杰出演奏家。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參演國家大劇院制作的大部分歌劇與舞劇,同時也策劃安排自己的音樂會演出季,并以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的名義進行音樂會演出。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在2010年國家大劇院歌劇節上首次公開獻演,連續參演歌劇《西施》、《卡門》、《茶花女》和《愛之甘醇》,并獲得了洛林·馬澤爾、克里斯多夫·艾森巴赫等藝術大師的高度評價。之后樂團還參演了國家大劇院制作歌劇《圖蘭朵》、原創舞劇《馬可·波羅》以及與荷蘭國家芭蕾舞團合作的芭蕾舞劇《堂吉訶德》等劇目。
作為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樂團以與柏林愛樂樂團的首席獨奏家、世界知名男中音里奧·努奇、杰出青年鋼琴家王羽佳分別合作的三場音樂會開啟了首個音樂會系列,與樂團合作演出音樂會的藝術家還包括指揮大師洛林·馬澤爾、根特·赫比希,鋼琴大師史蒂芬·科瓦塞維奇、歌唱家張立萍、張建一,鋼琴家陳薩,小提琴家呂思清、寧峰,大提琴家趙靜等,樂團參與了國家大劇院五月音樂節、“漫步經典”等多場重要音樂活動,音樂會曲目內容廣泛,從巴洛克作品到現代音樂都有所涉及。并且突破傳統音樂會模式的久石讓作品音樂會和“迪士尼奇妙音樂之旅”音樂會都獲得了熱烈的反響。值得一提的是,洛林·馬澤爾大師在2010年6月指揮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成功上演《茶花女》后,立刻決定在9月再訪北京,與樂團再次合作兩場音樂會,并取得了圓滿成功。馬澤爾大師在未來將進一步深化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合作。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也熱心于藝術教育普及事業。從2010年9月至今,由駐團指揮陳康明率領樂團連續獻演多場國家大劇院藝術教育周末音樂會,演出曲目結合了經典名曲與現代作品,以高水準的演出獲得了熱烈的反響。
應海南省政府邀請,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首次走出北京,在陳佐湟總監指揮下,于2010年12月29日、30日在海南省海口市連演兩場,作為首屆海南迎新藝術節開幕式暨2011海南新年音樂會,得到了海南各界的熱烈贊譽。隨后在2011年1月末,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應邀參與了國家大劇院版《圖蘭朵》訪韓演出,由李心草指揮,在韓國首爾藝術中心奉獻了四場精彩演出,以優秀的藝術水平獲得了廣泛好評。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將按照國際慣例和市場運作規則,實行新型的管理運營體制,作為國家大劇院重要組成部分,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發揮重要作用。
指揮:陳康明
作為2008年迪米特里·米特羅普洛斯國際指揮大賽二等獎獲得者,新加坡籍指揮家陳康明先后畢業于伊斯曼音樂學院和茱莉亞音樂學院,并以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柏林(愛樂大廳)、圣彼得堡(馬林斯基音樂廳)、上海和臺灣的一連串成功演出獲得了世界范圍的廣泛關注。2009年新加坡的《聯合早報》贊譽他為新加坡頂級的音樂天才。
在他的學習生涯中曾獲得多次嘉獎和資助,包括布魯諾·瓦爾特紀念基金會獎,NAC-Shell獎學金,并因為其在茱莉亞音樂學院求學期間的優異表現而成為該校的查爾斯·席夫指揮獎首位獲獎者。作為當代新銳指揮家之一,陳康明曾經是詹姆斯·德普雷斯特、夏爾·迪圖瓦、大衛·辛曼和庫特·馬舒爾的入室弟子,并且他還曾向邁克爾·提爾森·托馬斯、喬治·馬納南等學習。
從2010年起陳康明被委任為中國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助理指揮,5月他在中國國家大劇院首次登臺,與國家大劇院藝術總監陳佐湟合作指揮歌劇《卡門》。陳康明曾經指揮過的樂團包括了圣彼得堡馬林斯基管弦樂團、茱莉亞管弦樂團、新加坡交響樂團、波恩貝多芬管弦樂團、奧林普斯室內樂團、圣彼得堡州立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高雄市立交響樂團、新加坡歌劇團等。
陳康明在未來的重要演出包括了與香港管弦樂團、臺北交響樂團等合作的音樂會,他還將再度與指揮大師庫特·馬舒爾攜手,指揮波恩貝多芬管弦樂團上演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他也將繼續指揮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2010年的多場音樂會。
演出曲目(以現場演出為準)
紅旗頌 呂其明曲
瑤族舞曲 劉鐵山、茅沅曲
《炎黃風情》選曲 鮑元愷曲
太陽出來喜洋洋
走西口
看秧歌
——中場休息——
芭蕾舞劇《白毛女》選段 吳祖強、杜鳴心曲
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選段 吳祖強、杜鳴心曲
序曲
娘子軍操練舞
瓊花獨舞及場景
快樂的女戰士
赤衛隊員舞曲
溫馨提示: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兒童項目除外),1.2米以上兒童需持票入場。
TAGS: 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紅色經典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