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7月9日
紀念馬勒-復活: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與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音樂會
7月16日
紀念馬勒-詩篇: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與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音樂會
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
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在2010年春天正式亮相。作為中國國家大劇院的常駐樂團,由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陳佐湟擔任其首席指揮,并聘請新加坡籍指揮家陳康明擔任助理指揮。樂團參演國家大劇院制作的大部分歌劇與舞劇,同時也策劃安排自己的音樂會演出季。這支樂團以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的名義進行音樂會演出。
通過從2010年初在中國、歐洲和北美的首次招考開始的一系列招聘考試,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從近千名報名者中嚴格挑選出了數十名杰出的演奏家,其中包括了來自美、德、法、韓等國家的共十名外籍團員。超過一半的中國籍團員擁有在國外學習和工作的經歷,其中相當一部分曾經在世界一流院團如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波士頓交響樂團等演出團體工作或演出。其他的團員也都是來自國內一流的樂團或者音樂院校。
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在2010年國家大劇院歌劇節上首度公開獻演,連續參與歌劇《西施》、《卡門》、《茶花女》和《愛之甘醇》的演出,并獲得了洛林·馬澤爾、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等藝術大師的高度評價。樂團同時也參與了國家大劇院五月音樂節、“漫步經典”等多場重要音樂會,并以與柏林愛樂樂團的首席獨奏家、世界知名男中音里奧·努奇、杰出青年鋼琴家王羽佳分別合作的音樂會開啟了首個音樂會系列。指揮大師洛林·馬澤爾在2010年6月成功上演《茶花女》后,立刻決定在9月再訪北京,與樂團再次合作兩場音樂會。
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將按照國際慣例和市場運作規則,實行新型的管理運營體制,作為國家大劇院重要組成部分,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CNSO)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直屬音樂表演團體,是中國最優秀的職業交響樂團之一。其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中央樂團,1996年重組后更名為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現任團長關峽(作曲家)、榮譽指揮湯沐海、首席常任指揮李心草、首席客座指揮邵恩。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由國內一流演奏家組成,他們訓練有素、技藝精湛,其中不乏國際比賽獲獎者。歷經幾代音樂家的努力,使樂團演奏水平始終保持著最優秀的傳統。中國著名音樂家李凌、李德倫、韓中杰、嚴良堃、秋里、陳佐湟、湯沐海等為樂團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還擁有一個具同樣悠久歷史的合唱團,其成員均是國內高等音樂院校的優秀畢業生。合唱團從五十年代先后榮獲世界青年合唱比賽金獎及銀獎至今,始終代表著中國合唱藝術的最高水平。
中國交響樂團在多次世界性巡演中出訪了美國、英國、德國、奧地利、西班牙、葡萄牙、荷蘭、墨西哥、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國。樂團以令人信服的藝術表現和獨具特色的中國神韻贏得了國內外聽眾高度的贊譽。美國報界稱“中國交響樂團在世界音樂舞臺上是當之無愧的成員”。倫敦《泰晤士報》稱“中國交響樂團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樂團,有著充滿生命力的聲音”。小澤征爾在日本大坂聽了中國交響樂團的音樂會后興奮地說:“音樂會非常成功,中國交響樂團是高水平的。如今在亞洲已經形成了中日韓三國鼎立的交響樂發展格局。”歐美同行更是驚嘆在他們的世襲領地——交響樂王國中“又發現了一個偉大的樂團”。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將在廣大聽眾和海內外各界人士的熱情關注和支持下,發揚勵精圖治、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卓越、鑄造輝煌,為發展中國交響音樂藝術作出新的貢獻。
溫馨提示: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兒童項目除外),1.2米以上兒童需持票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