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赫伯特?舒赫:
赫伯特?舒赫1979年出生在羅馬尼亞,在薩爾茨堡的莫扎特大學跟隨科特?漢茨以及卡爾?海因茨教授學習音樂。而對赫伯特?舒赫影響最大的是榮獲意大利“布索尼國際鋼琴比賽獎”的阿爾弗雷德?布倫德爾。當赫伯特在同一年內獲得了三項世界鋼琴大賽的獎項后,引起了世界的關注。這些獎項包括了“卡薩格蘭德鋼琴大賽”、“倫敦國際鋼琴比賽”和在維也納舉辦的“貝多芬國際鋼琴大賽”。此后他與許多交響樂團合作,如匈牙利交響樂團、倫敦愛樂樂團、德累斯頓愛樂樂團、維也納廣播交響樂團和里昂國家交響樂團。他也經常出現在各類音樂節上,如萊茵高音樂節、基辛根夏季音樂節和魯爾鋼琴音樂節。赫伯特也將在維也納愛樂大廳、斯圖加特音樂節、杜塞爾多夫音樂廳以及科隆愛樂大廳首次進行自己的獨奏音樂會。
他的首張唱片于2005年由Oechms lassics發行,并被刊登在了《留聲機》雜志的“編者推薦”一欄。隨后由Munich-based發行的兩張專輯也受到了各界的高度贊譽。已在六月發行的唱片《Sehnsuchtswalzer》(渴望的華爾茲)囊括了作曲家舒曼的作品等。除了音樂會以外,赫伯特?舒赫還投入到由拉爾斯?沃格特組織建立的"Rhapsody in School",致力于將古典音樂帶入到學校。
米哈里?利菲茨:
米哈里?利菲茨1982年出生于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的一個音樂家庭。五歲就開始學習演奏鋼琴。1991年,年滿九歲的他就進行了他在烏茲別克斯坦的第一次演出。從1996年開始,他一直出現在德國舉辦的各類音樂會上,兩年后還被德國電視二臺邀請作為特邀藝術家亮相。在1998年的萊茵高音樂節上,他作為青年藝術家舉辦了獨奏音樂會。1999年開始在德國漢諾威音樂戲劇學院學習。
2003年米哈里?利菲茨在意大利贏得了第一個國際音樂大獎"Silvio Bengalli"鋼琴大獎,之后在意大利進行了巡演。2006年米哈里?利菲茨在法國演出,并出現在奧維爾音樂節和法國安納西夏季音樂節上;九月贏得在意大利特利舉辦的“安東尼奧?納波利塔諾國際鋼琴比賽大獎”,同月又收獲了在意大利蒙扎舉辦的第19屆"Rina Sala Gallo"國際鋼琴比賽最佳肖邦演奏獎。2007年米哈里?利菲茨在法國和意大利蘇爾莫納的音樂節上都進行了獨奏。從2008年開始,利菲茨在德國漢諾威音樂戲劇學院跟隨著名德國鋼琴家伯恩德?格茨克教授學習,后又在德國基辛根夏季音樂節等國際音樂盛會上進行鋼琴獨奏。2009年利菲茨贏得了“美國希爾頓國際鋼琴比賽獎”,以及“第57屆布索尼國際比賽”第一名。他還被邀請參加“肖邦國際鋼琴藝術節”并在紐約卡耐基音樂廳演奏。
伊戈?列維特:
伊戈?列維特,俄羅斯鋼琴家。1987年出生于諾夫哥羅德,3歲開始學習鋼琴,曾就讀于漢諾威音樂學院、薩爾茨堡音樂學院,師從卡爾海因茨?凱默林、馬蒂拉???ɡ麏W和伯恩德?格茲克。他曾多次在國際鋼琴比賽中獲獎,將卓越的技巧、高超的藝術表達以及對音樂的熱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魯冰諾娃:
鋼琴家魯冰諾娃是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演奏家。她出身自音樂世家,四歲開始學琴,八歲就登臺演奏,十二歲首度演奏鋼琴協奏曲,十四歲后遷往莫斯科接受音樂教育。她曾在2003年英國“利茲鋼琴大賽”獲得銀獎,之后多次在全球各地演出,獲得極大的好評,并與EM簽下唱片合約。目前,她已在許多地方演奏過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柴科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以及莫扎特和貝多芬的鋼琴協奏曲。這些曲目的選擇,顯示了她是一位兼具技術與知性的青年鋼琴家。
溫馨提示: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兒童項目除外),1.2米以上兒童需持票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