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夜晚,我們接連三次一見鐘情!”
話劇《北京的腔調》發布會在京舉行
2011年5月19日下午15點,話劇《北京的腔調》發布會在北京世貿天階時尚廊舉行。該劇藝術總監林兆華、原著胡赳赳、制作人王秋實、新銳導演阿避及演員王丁一、崔永平、張曄子、王悠、劉洋悉數到場,與來自北京的數十家媒體及近百名小劇場話劇愛好者濟濟一堂,共同見證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發布會。
會上,老中青三代談笑風生,林兆華睿智風趣、妙語連珠,導演阿避內秀幽默,胡赳赳才思敏捷,臺上精彩不斷,臺下笑聲迭起,而出自該劇本的“那夜晚,我們接連三次一見鐘情!”經典臺詞,成為現場使用頻率最高的句子。
出品方&“赳赳體”:一見鐘情
陳丹青強力推薦的《北京的腔調》,一經面世,就在北京文化圈里掀起一股知識分子回歸的浪潮,而“赳赳體”更是成為和“韓寒體”并駕齊驅、廣受網友追捧的生活表達方式之一。該書字里行間充滿智慧、趣味和純真,既老辣世故、又溫情傷感。
對于現場媒體問到該劇的出品方輔仁文化負責人王秋實為什么會將《北京的腔調》搬上舞臺時,這位對“赳赳體”如數家珍的年輕人不無風趣的說:“我、阿避和赳赳體那晚,一見鐘情!我在思考句句精彩的《北京的腔調》能用什么樣的方式呈現出來,讓更多人的感受到它的魅力和精髓。我認為,小劇場話劇的形式一定是首選!”
他也非常期許與林兆華工作室的這次合作,“林兆華先生早在1982年開創了小劇場話劇這種藝術形式,我非常驚嘆他在話劇上的專業與卓越、對作品品質的苛求,憑借林兆華先生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定能讓《北京的腔調》有聲有色。”
出品方&胡赳赳:一見鐘情
輔仁文化購買其話劇改編版權之后,導演阿避在完全保留原有語言風格的基礎上,將其從一本沒有任何故事情節的隨感集改編成戲劇沖突迭起、高潮不斷的小劇場話劇。對于這點,胡赳赳坦言,最初聽到輔仁和阿避想將《北京的腔調》改編成話劇,搬上小劇場的舞臺時,自己是“被”一見鐘情的!
因為以往的話劇劇本多是故事紛繁復雜、情節曲折、戲劇沖突尖銳的,而其作品只是一本隨筆,沒有任何故事情節,對于導演如何將其改編成一部有血有肉,故事內容豐滿的話劇,一方面充滿期待,同時心存忐忑。但當看到改編后的劇本時,胡赳赳回憶當時的情景,興奮的對記者說,“我當時只說了一句話--你們太有才了!輔仁和阿避打破了藝術形式的藩籬,讓劇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有一顆不同尋常的‘詩人的心’。暗自慶幸,多虧當初的‘被’一見鐘情,否則可能真是錯過了一段美好姻緣!”
林兆華&劇本:一見鐘情
林兆華先生作為該劇的藝術總監,發布會上他精神矍鑠,笑談自己與該劇本也是一見鐘情,同時表示此劇將會納入其導演的“三言二拍”醒世系列劇當中,和其他三部劇目《三姊妹迷途難返》、《杜十娘再沉百寶箱》、《拍案驚奇一枝花》等在東城區工人文化宮進行展演。
“讓更多的新人站在舞臺上,成為那里的主角!”大導林兆華對與會人員表示,“未來林兆華戲劇工作室將繼續廣納新銳優秀導演,推薦新星年輕演員,從民間吸收優秀編劇劇本,盡自己之力以及老搭檔過士行、杭程等之力為年輕新勢力打造一個推廣平臺,為中國戲劇事業注入新鮮血液。”
發布會最后,演員們為在場觀眾獻上了該劇的精彩片段。有觀眾表示,僅僅2分鐘的表演,卻跌宕起伏、精彩紛呈,“赳赳體”的語言魅力著實讓人著迷,期待該劇6月28日在東四工人文化宮的首演。
話劇《北京的腔調》簡介
這是一場關于食、色、性、命的無稽之談,也是一場關于生活現象的深刻討論……
新銳戲劇導演阿避將暢銷書《北京的腔調》改編成戲劇劇本,變的是言辭愈加犀利,批判更加針砭時弊,不變的,是原著作家胡赳赳那份知識分子的情懷。話劇改編自《新周刊》主筆胡赳赳的新作《北京的腔調》。將納入林兆華戲劇工作室“三言二拍”醒世系列劇中,擬參加第二屆林兆華先生的戲劇展。話劇采用對話形式,分三個段落,通過一場司空見慣的飯局引出一系列對現實生活的深刻思考,引人發笑又發人深省。
溫馨提示: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兒童項目除外),1.2米以上兒童需持票入場。
注:“三言二拍”醒世系列劇之《北京的腔調》 目前接受預訂!
TAGS: “三言二拍”醒世系列劇之《北京的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