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于2009年9月28日 晚上19:30 上演京劇《 趙氏孤兒 》 2009年9月29日 晚上 19:30上演京劇《群 借 華》
趙氏孤兒
“趙氏孤兒”的這段故事最早見之于司馬遷所著的《史記·趙世家》。晉景公年間,奸臣屠岸賈欲除忠烈名門趙氏。他率兵將趙家團團圍住,殺掉了趙朔、趙同、趙括、趙嬰齊等全家老小。惟一漏網的是趙朔的妻子,她是晉成公的姐姐,肚子里懷著孩子,躲藏在宮中。趙朔有個門客叫公孫杵臼,還有一個好友叫程嬰。趙朔死后,兩個人聚到了一起。公孫杵臼質問程嬰:“你為什么茍且偷生?”程嬰說:“趙朔之妻正在懷孕,若生下來是個男的,就把他撫養成人,報仇血恨,若是個女的,我就徹底失望了,只好以死報答趙氏知遇之恩。”不久,趙妻就分娩了,在宮中生下個男孩。屠岸賈聞之,帶人到宮中來搜索,沒有找到趙氏母子的藏身之處。母子倆逃脫這次劫難后,程嬰對公孫杵臼說:“屠岸賈這次沒找到孩子,絕對不會罷休。你看怎么辦?”公孫杵臼一腔血氣地問:“育孤與死,哪件事容易?”程嬰回答:“死容易,育孤當然難。”公孫杵臼:“趙君生前待你最好,你去做最難的事情。讓我去做容易的事情——我先去死吧!”恰好程嬰家中也有一個正在襁褓中的嬰兒,程嬰含淚采取了調包之計,將自己的孩子抱上,與公孫杵臼一齊逃到了永濟境內的首陽山中。讓妻子帶著趙氏孤兒朝另一個方向逃去。屠岸賈聞之,率師來追。程嬰無奈只好從山中出來說:“程嬰不肖,無法保生趙氏孤兒。孩子反正也是死,屠岸將軍如能付我千金,我就告訴你孩子的藏身之處。屠岸賈答應了。程嬰領路,終于找到隱匿山中的公孫杵臼和嬰兒。
杵臼當著眾人的面,大罵程嬰,他一邊罵一邊佯裝乞求:“殺我可以,孩子是無辜的,請留下他一條活命吧!”眾人當然不允。程嬰眼睜睜地看著親生兒子和好友公孫杵臼死在亂刀之下。
程嬰身負“忘恩負義,出賣朋友,殘害忠良”的“罵名”,偷出趙氏孤兒來到了山高谷深、僻靜荒蕪的盂山隱居起來。這一隱居就是十五年,就是這片人跡罕至的深山中,穿梭著一老一少的身影;就是這片世外桃源的泉林中,回蕩著一老一少的對話;就是這片與世隔絕的溝谷中,積聚了一老一少的復仇力量。趙氏孤兒,終于長成了頂天立地的漢子。蒼天不負有心人,程嬰與趙武,在朝中韓厥的幫助下,里應外合,滅掉了權臣屠岸賈。趙氏冤情大白于天下,程嬰忠義大白于天下,公孫杵臼忠烈大白于天下。最后的程嬰,并未品味勝利的美酒,十數年積聚的喪子之痛,喪君之痛,喪友之痛一并襲上心頭,程嬰自刎而死,趙武為此服孝三年。
中國歷史上如果沒有這段傳奇的故事,戰國時代的名門望族趙氏何能復興?何能有后來雄霸天下的趙簡子趙襄子?何能有韓趙魏三家分晉?何能有后世的“三晉”稱謂? 后世為紀念忠烈千秋的程嬰,公孫杵臼,在藏山立廟以祀。廟曰“文子祠”以趙武之謚號趙文子命名。現存山門、牌樓、戲臺、鐘鼓樓。碑坊正殿、寢宮、梳洗樓等三十余處遺跡依山而建,雄偉壯觀,氣勢萬千。近年來,當地愛我論壇又在“文子祠”附近修建了“春秋戰國城”,增設了群雄殿、將相府、忠烈館、古戰場等新的仿古建筑,使人們可以進一步了解春秋戰國時代風云變幻的三晉歷史。
大將軍屠岸賈兇暴殘忍,專權誤國,陷害忠誠正直的大夫趙盾,在他的慫恿下,晉國國君下令:抄斬趙氏滿門。一夜之間,趙盾和他的兒子趙朔、家屬、奴婢等共計三百余口,倒在血泊中,做了冤鬼。趙朔的夫人莊姬公主,因是國君的胞妹,幸免于難,被送回內宮居住,此時她已懷有身孕。
幾個月以后,莊姬公主生下一個男嬰,取名趙武,但這一切都逃不過屠岸賈的眼睛,他早已下令,把內宮封鎖起來。莊姬公主以看病為名,把趙家的摯友、鄉間醫生程嬰召進內宮,含淚請求程嬰救孩子出宮。程嬰把趙武放進藥箱準備帶出宮門。守將韓厥見程嬰一腔正義,十分感佩,放走程嬰和趙武。屠岸賈追查不到趙氏孤兒的下落,氣急敗壞,宣布要把全國半歲以內的嬰兒全部殺光。
為了保全趙氏孤兒和晉國所有無辜的嬰兒,程嬰與退職年邁的大夫公孫杵臼商議,用假相瞞騙屠岸賈:程嬰獻出自己親生兒子代替趙氏孤兒,公孫老人頂替救孤藏孤的罪名,然后由程嬰親自去向屠岸賈告發。屠岸賈聽信了程嬰的舉報,殘忍地殺死了公孫老人和“趙氏孤兒”。晉國上下目睹了這場血腥屠殺,敢怒而不敢言,人們在背后無不切齒痛罵程嬰的賣友求榮。程嬰面對這一切,只有強忍悲憤,默默承受。
十幾年來,程嬰苦心教育,把趙武培養成一個文武雙全的青年。為了接近屠岸賈,他讓趙武認屠岸賈為義父。終于有一天,他把真相告訴了趙武。在守邊歸來的大將軍魏絳的鼎力相助下,趙武拔劍刺向仇人,并告之自己便是他斬不盡、殺不絕的趙氏孤兒。
演 員 表
劇中人 扮演者
程 嬰 …… 張建國
魏 絳 …… 鄧沐瑋(特邀)
趙 朔 …… 宋小川
莊 姬 …… 王潤菁
趙 盾 …… 李文林
屠岸賈 …… 顧 謙
公孫杵臼 … 顏世奇
趙 武 …… 王 璐
韓 厥 …… 高 琛
晉靈公 …… 呂昆山
卜 鳳 …… 郭凡嘉
阻 倪 …… 孫少東
伴 奏:國家京劇院三團樂隊
舞 美:國家京劇院舞臺美術中心
群英會?借東風?華容道
東漢的末代皇帝--獻帝劉協,登基以來,天下大亂,諸侯割據,各霸一方。經多年混戰,最后出現了魏(曹操)、吳(孫權)、蜀(劉備)三雄鼎立的局面。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睥睨一切,兵強馬壯,實力雄厚。孫權擁有六郡八十一州,穩據江東。劉備取得劉表、劉璋地盤之后,文有孔明、孫乾、簡雍,武有關羽、張飛、趙云等輔佐,也奠定了稱雄于世的根基。
當時雖然勢成鼎足,但曹魏最強,久有吞并孫、劉之意。他稱領雄兵八十三萬,戰將千員,浩浩蕩蕩殺奔長江而來。
曹軍開到長江北岸,直逼孫吳。孫權手下的群臣,武將主戰,文官要降,爭論不休。魯肅請來了諸葛亮,經過一場唇槍舌劍,群儒折服,孫權下定決心,并激怒了周瑜,于是孫、劉聯盟,合力破曹。
孫吳、曹魏之兵隔江對峙。曹營謀士蔣干過江,意欲順說周瑜。周瑜順水推舟,巧施"借刀殺人"之計。蔣干夜盜假信,天明回營邀功。曹操一時大意,誤殺水軍頭領蔡瑁、張允,削弱了曹營水軍的實力。曹操命蔡中、蔡和詐降東吳。周瑜將計就計,在諸葛亮草船借箭后的慶功宴上,使出"苦肉計",怒打黃蓋。闞澤下詐降書,龐統獻連環計,曹操一誤再誤,自鎖戰船。
周瑜為了施行火攻,諸事齊備,只是因風向不順,大傷腦筋。火功須借助風力,曹軍駐扎江北,時值數九隆冬,經常是西北風大作,哪里去找東南風?周瑜日夜焦慮,臥病在床。
諸葛亮被魯肅請來為周瑜治病,他僅開了一紙十六字的藥方:"欲破曹兵,須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一見藥方,立即病愈離榻,向諸葛亮問計。
諸葛亮慨然應允,一力相幫。于是他憑自己的淵博學識和觀測氣象的經驗,設壇祭天,為周瑜"借"得東風三晝夜。甲子日風起,丙寅日風停。
孫、劉雖然聯盟破曹,但勾心斗角,周瑜對諸葛亮表面極為尊敬,事事問計于諸葛亮,卻多次尋機想殺害之。諸葛亮對周瑜的陰謀,早有所防,致使周瑜之計一再落空。最后,諸葛亮于祭天完成使命之后,立即乘小舟返回夏口,躲過丁奉、徐盛的追殺。
甲子日風起時,黃蓋乘船縱火,大敗曹兵。與此同時,諸葛亮亦派趙云扎烏林,派張飛守住葫蘆谷,截殺曹操。曹軍無心戀戰,死走逃亡,最后只剩下十八騎殘兵敗將。關羽埋伏在華容小道,在大道燃起煙墩,曹操果然中計,棄大路走小道,自投羅網。關羽見曹兵僅存十八騎殘兵敗將,在曹操的一再哀求下,不忍趕盡殺絕,同時,想起在許昌曹操對他不薄,以及自己對曹操許下的諾言,遂義釋曹操,自己回營請罪。
劇中人 扮演者
周 瑜 …… 江其虎(特邀)
魯 肅 …… 張建國(前)
曹 操 …… 鄧沐瑋(特邀)
關 羽 …… 李文林
蔣 干 …… 呂昆山
黃 蓋 …… 魏積軍
趙 云 …… 孫 亮
諸葛亮 …… 張建國(后)
孔 明 …… 顏世奇(前)
曹 操 …… 景璉璉
魯 肅 …… 顏世奇(后)
龐 統 …… 蔡景超
甘 寧 …… 黃 佳
闞 澤 …… 田永剛
關 平 …… 王 璐
周 倉 …… 楊 威
太史慈 …… 譚 帥
司 鼓:李金平 李中華
伴 奏:國家京劇院三團樂隊
舞 美:國家京劇院舞臺美術中心
TAGS: 京劇 趙氏孤兒 群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