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保國》、《探皇陵》與《二進宮》連演,合稱《大探二》。這出戲之所以長期蜚聲劇壇,成為盛演不衰的京劇傳統劇目,在于它藝術上的高度成功。在這出戲中,唱腔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徐延昭、楊波、李艷妃三個主要人物的思想活動和彼此間的對話,都是通過唱腔來表達的。50年代,譚富英、裘盛戎、張君秋三位藝術家合演的《大探二》堪稱珠聯璧合,旗鼓相當,被公認為京劇《大探二》演出的最高水平。
劇情梗概
明初,皇帝駕崩,太子年幼,太子之母李艷妃暫理國事。李艷妃之父李良起意篡位,定下一計:約定暫代皇帝,等太子長大成人再還政。李妃欲從之,李良又命文武百官簽字畫押。老臣徐彥昭識破奸計,出面阻止,并號召其他官員拒簽,但只有兵部侍郎楊波支持徐延昭。朝堂上,徐楊二人力諫不可讓位,李妃不從,將二人趕出朝堂,聲明永不錄用。李良原形畢露,將李艷妃打入冷宮。
徐彥昭夜探皇陵,在先王靈位前感慨萬分。楊波數子領兵勤王。徐楊到冷宮救出李妃。
溫馨提示: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兒童項目除外),1.2米以上兒童需持票入場。
TAGS: 北京京劇院京劇《大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