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是柏林愛樂樂團中歷史最悠久也最出色的室內樂組合,在卡拉揚擔任音樂總監時期,由樂團大提琴手Rudolf Weinsheimer策劃組成。成立之初即為電臺轉播而錄制大師格倫克(Julius Klengel, 1859~1933)的作品“贊美詩”(Hymnus),這正是為十二把大提琴的編制所作的曲子。由于來自媒體與大眾的反應十分熱烈,“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自此展開密集的演出行程,更努力拓展演出曲目。現在的“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是一支嶄新的年輕隊伍,首席大提琴是福斯特(Georg Faust)。
優秀的音樂合奏團,其團員各個杰出而獨特,但極少數合奏團能像“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攬到如此與眾不同的音樂家:首席福斯特(George Faust)精通“風水”,并享受與妻兒、寵物于柏林郊區的家居生活;科萬特(Ludwig Quandt)不但熱衷于環保議題,更是一位昆蟲學家,對蜻蜓尤其在行;施瓦爾克(Dietmar Schwalke)喜歡設計和制作家具;教堂建筑是杜芬(Richard Duven)的最愛;團員中以模仿指揮及政治人物著稱的伊格爾布林克(Chirstoph Igelbrink),同時是優秀的鋼琴家和編曲家;林尼克爾(David Riniker)也是一位了不起的長號演奏家;曼寧格爾(Olaf Maninger)和多位其他團員都是運動愛好者;年紀最輕的韋伯(Knut Weber)是雪板運動教練;勒米施(Nikolaus Romisch)熱愛跳水;門京(Martin Menking)研究商務與金融市場;最資深的團員迪塞爾霍斯特(Jan Diesselhorst)是位美食大廚;勒爾(Martin Loehr)則是魔術專家。十二把大提琴的組合在古典音樂史上是少見的。未嘗沒有人嘗試模仿類似的組合,可惜都沒有成功,因為柏林愛樂12把大提琴不只是有十二把大提琴,更有十二位一樣優秀杰出的獨奏家坐在琴后。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可是說是代表了目前世界上大提琴組合的最高水平。
成立30多年,柏林愛樂12把大提琴不斷嘗試超越所有可能的極限,曲目變化多元,不論是列于首選的古典曲目,亦或是改編甲殼蟲樂隊的經典名曲,甚至帶有南美風格的探戈等樂曲,都在十二把大提琴的弓弦之間,呈現出超越原曲的特殊風味。甲殼蟲樂隊的名曲“昨天(Yesterday)”在12把弓弦的全新詮釋下,成現出另一種超越原曲、屬于大提琴的特殊風味,堪稱其跨界經典之作。“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發行的每張專輯都獲得了非常高的肯定。他們成功地游走在跨界和古典的邊緣,不讓他們的音樂風格受到限制,從巴赫、文藝復興的音樂到最新的哈利波特電影主題曲,乃至邀請柏林愛樂指揮西蒙拉特爾爵士共同來唱饒舌歌,他們都能展現讓人為之亮起會心一笑的演奏。
0
溫馨提示: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兒童項目除外),1.2米以上兒童需持票入場。
TAGS: 花都巴黎: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