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SS ME KATE 吻我,凱特
百老匯版《我的野蠻女友》,舞臺上的莎士比亞《馴悍記》
兩次橫掃全球各大獎項
* 1949年獲得托尼獎音樂劇類8個獎項中包括最佳音樂劇、最佳劇本、最佳詞曲在內的5項大獎;
* 2000年首次復排橫掃托尼獎12項提名,并獲得最佳復排劇等5項大獎,成為當年最大贏家,一舉擊敗埃爾頓·約翰的《阿依達》和韋伯的《萬世巨星》兩出名劇,成為百老匯名副其實的獲獎專業戶
* 2001年倫敦西區排演此劇,再次獲得肯定,獲得勞倫斯·奧利佛戲劇獎的8項提名
* 該劇獲得的獎項還有4座外評論界獎, 5 項戲劇課桌獎以及 4 項提名, 1 項戲劇聯盟獎提名, 3 項阿斯泰爾獎提名等。
* 1998年,該劇的1948年原版錄音被收錄到格萊美名作殿堂,在音樂意義上真正被奉為經典
故事梗概
《吻我,凱特》(Kiss me Kate,又譯名《野蠻公主》)是百老匯舞臺最成功的一部喜劇性質的音樂劇,是百老匯鼎盛時期的代表作之一。在美國音樂劇的黃金年代,它是百老匯舞臺上演出場次最多的音樂劇之一。
該劇藍本出自莎士比亞最著名的喜劇的《馴悍記》。故事采用了戲中戲的結構,令人眼花繚亂的歌舞片段與戲劇情節結合得天衣無縫,講述了已經離婚的夫妻檔演員,臺上合作默契,臺下吵鬧不休的一出鬧劇。男主角是百老匯的制片人兼演員,因為要排演音樂劇《馴悍記》,請了已成為電影明星的前妻出演女主角,而演出日期剛好是兩人離婚一周年之際。這下正合適,兩人臺下大吵大鬧,臺上借著劇情之便更是大打出手。男主角和女配角談戀愛,女配角又和男配角臺上臺下搞暖昧。女主角馬上要再婚,卻又對男主角余情未了。嗜賭的男配角演出前欠下賭債,卻假冒男主角打下欠條,兩個討債人又在演出前出現。男主角送花給女配角,結果送花人誤送到女主角手中,女主角被感動了要回心轉意,結果在演出中途發現真相,因此拒絕演出下半場,為了不讓女主角離開演出,男主角把討債人也設計上臺去演戲以看住女主角……大小的誤會矛盾一大串,笑料不斷,如此一來,片中的所有人物在戲里戲外拉拉扯扯、混戰一團,亂得一蹋糊涂。
當然故事以大團圓、皆大歡喜結局。編導很巧妙地把整部的《馴悍記》搬進了音樂劇,觀眾即欣賞了莎翁的《馴悍記》,又觀看了一出愛情鬧劇, 一舉兩得。由于故事發生的地點就是劇場和舞臺,而角色身份就是演員,因此給歌曲安排和舞蹈編排提供了很多便利條件。該劇的歌舞片段設計非常巧妙,男主角女主角以演唱為主,男配角女配角則主攻跳舞,劇情與歌舞銜接巧妙,不會讓人感到突兀。
經典復排,更趨完美
《吻我,凱特》是百老匯著名劇作家柯爾.波特的三大名劇之一,也是其最得意的作品。于 1948 年12 月30 日首演于百老匯新世紀劇院。 演出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共上演了1070 場, 還獲得了剛成立不久的1949 年托尼獎第一次設立的最佳音樂劇獎和最佳服裝設計獎。在該劇中, 現代舞蹈家漢雅·霍爾姆(百老匯著名編舞,作品有《吻我,凱特》、《窈窕淑女》等)還制定了例行規矩, 以此證明舞蹈可以做為高度戲劇化的節目, 不僅能夠渲染情境, 還可以作為說明事物的捷徑。
1999 年 11 月, 首次復排的 《吻我, 凱特》 ( 11/18/1999 - 12/30/2001 ; 881 場) 在百老匯拉開了上演的帷幕, 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并使許多新的劇目黯然失色。 該版的 《吻我, 凱特》 不僅贏得了評論家的一致好評, 還取得了非常可觀的票房, 并且成為了 2000 年托尼獎上最大的贏家, 被媒體譽為百老匯的獲獎專業戶, 共獲得12項提名和5項大獎。該劇獲得的獎項還有外國評論界獎, 5 項戲劇課桌獎以及 4 項提名, 1 項戲劇聯盟獎提名, 3 項阿斯泰爾獎提名等。
新聞、評論
最好看的音樂劇--倫敦每日催報(daily telegraphy)
經過重新排練后上演的音樂劇《吻我,凱特》一舉獲得12項提名,是最大的贏家。緊隨其后的是另一出音樂劇《音樂人》,他們拿到了9項提名。而埃爾頓·約翰作曲的《阿依達》則多少有些不如人意,僅入圍最佳作曲和最佳女演員提名。------“托尼獎提名揭曉大贏家《吻我,凱特》” 中國娛樂報道
這部復排劇是送給情人們的最好禮物,莎士比亞的浪漫詩句伴著波特俏皮的話語和曲調,使該劇增添了更多的浪漫和甜蜜,具有恒久的魅力。-------美國《劇藝報》的查理·艾西胡德
“編劇巧妙地將后臺風波和莎士比亞喜劇相結合,創造出驚人的娛樂效果,波特創作了幾年來最出色的音樂,霍姆充滿活力的舞蹈為演出增色不少,加上在導演出色調度下演員的出色演技,《刁蠻公主》無疑是一部讓人難以忘懷的出色作品。” ------ 布魯克·阿特金森(Brook Atkinson)《紐約時報》
創作者:科爾·波特
在美國音樂劇界的30和40年代,科爾·波特是一位出類拔萃的杰出藝術家。從20年代的《巴黎》、《五千萬法國男人》,到30年代的《放蕩的離婚者》、《留給我》、《凡事皆可》等,逐漸確立了他在美國音樂劇舞臺上的顯赫地位。他的歌詞和作品富于機智的傳奇色彩,表達了在這個時期內紐約貴族悲觀厭世、玩世不恭的情緒。不過波特的歌曲更超過這層含義。他是一名真正的社會批評家,總是以一種樂觀主義的姿態笑對慘淡的世界。他最大的成就是《吻我,凱特》,這也是科爾·波特最成功、最得意的作品,該劇中波特機智的雙關語運用,絕妙的韻文搭配,體現出了波特在詞曲創作上的天賦和特點,至今仍有不滅的光輝。
進入格萊美音樂殿堂的原創音樂
曲目介紹(演出以現場為準)
第一幕 :
又一場首演,又一部戲(Another Op‘nin’, Another Show)
為什么你不能好好表現?(Why Can‘t You Behave)
神奇吧(Wunderbar)
如此相愛(So in Love)
我們在威尼斯開幕(We Open in Venice)
湯姆、迪克和哈里(Tom, Dick or Harry)
我到帕杜亞娶有錢的妻子(I’ve Come to Wive It Wealthily in Padua)
我恨男人(I Hate Men)
你的臉如此特殊嗎?(Were Thine That Special Face)
我們為愛歌唱(Cantiamo D‘Amore)
吻我凱特(Kiss Me, Kate)
第二幕:
太熱了(Too Darn Hot)
我的生活走向何方?(Where Is the Life That Late I Led)
以我的方式忠于你(Always True to You in My Fashion)
從此刻起(From This Moment On)
比昂卡(Bianca)
如此相愛重復(So In Love Reprise)
補補莎士比亞知識(Brush Up Your Shakespeare)
我很慚愧女性如此淺薄I Am Ashamed That Women Are So Simple)吻我凱特重復(Kiss Me, Kate Reprise)
莎士比亞《馴悍記》簡介
《馴悍記》是莎士比亞 (1564-1616)最著名的喜劇, 探索了兩性關系以及愛情和金錢的價值等主題,熱鬧的故事情節背后帶有濃厚的文藝復興時期關懷人的命運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色彩。戲劇描寫了富家小姐凱特因為性格暴躁、脾氣倔強,找不到任何一個敢娶她的男人,在心不甘情不愿的情況下,她嫁給了皮圖丘。皮圖丘一心要把凱特訓練成百依百順的好妻子,所以他采取了“以暴制暴”的方式,最后終于馴服了凱特的一身傲骨。其實這個故事的女主角類似“河東獅吼”,或者是韓國流行的“野蠻女友”,講的無非是一個刁蠻悍婦如何在老公的種種“手段”下變成一個百依百順的溫柔妻的愛情故事,單純的情節卻頗為耐人尋味。
套票說明:800元(480X2)
溫馨提示: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兒童項目除外),1.2米以上兒童需持票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