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打綠北京演唱會--詳細介紹
蘇打綠的音樂很難定義,它有點像英式搖滾,但又不完全是。這也許和六個成員,對于音樂的啟蒙和品味都大不相同有關。蘇打綠北京演唱會成員:鼓手小威的父親是牧師,從小聽教會音樂長大;阿凱的音樂啟蒙是大學學長介紹他聽的齊柏林飛船;阿龔4歲就開始學鋼琴,受到古典樂的薰陶最深;青峰在國中以后,接收姊姊留下來的國語流行唱片,開始聽王菲的《天空》;馨儀喜歡日本搖滾樂;團長阿福高中時就到民歌餐廳演唱,不過當他說出自己擁有的第一張專輯是Back Street Boys時,馬上受到團員的一致炮轟:“虧你說得出口!”、“超丟臉的你!”這樣多元的音樂喜好和風格的撞擊之下,造就出蘇打綠無法歸類的音樂風格。即使彼此的音樂品味互不相同,但大家在創作編曲時,都會拋棄成見,討論的只是:這東西好不好聽?彼此喜不喜歡?
6個人拿起樂器、陣仗擺開,在熙來攘往的西門町拍照的確是一件很招搖的行為,惹來不少人駐足圍觀。有個男學生怯生生地拿起相機問我:“可以拍照嗎?”我好奇回問:“你知道他們是誰嗎?”男學生說:“當然知道,他們是蘇打綠啊!我超喜歡他們的歌。”
蘇打綠的第三張CD, 三首從未發行過的新歌 "Believe In Music" " I Don’t Care",跟 "蜘蛛天空",是2004年7月24號在The Stage現場演出的錄音,里頭還有兩支 Music Video,所以也可以叫做AVCD。
有人說蘇打綠的現場比錄音室好聽,所以蘇打綠北京演唱會現場不得不去。其實現場錄音是個相當嚴酷的考驗,錄音室可以錯了再來,現場演出卻只有一次機會。當然,以現代的錄音技術,是可以修補當天演出的錯誤,但是唱片的后期制作,蘇打綠完全沒有任何一點重唱,重彈的部份,制作人只是盡力的捕捉當天現場演出的氛圍。
因為相信音樂的魔力,相信蘇打綠現場演出的魅力,相信音樂不該作假。所以說,就這樣吧,讓永遠變成永遠,一個美好而傳神的記錄。蘇打綠北京演唱會那天的蘇打綠很搖滾,跟之前的兩張單曲"空氣中的視聽與幻覺"及"飛魚"的風格非常不同。
這個想像力無窮,無法清楚界定曲風的新秀樂團,帶著一種臺灣年輕樂團中罕見的早熟態度和技術,勇敢的挑戰自我極限,用令人喘不過氣的爆發力飆起了搖滾,卻依然保有原來的華麗美感,這就是蘇打綠,這也將會是蘇打綠北京演唱會,永遠帶來猜不到的驚喜。
如果你來不及認識蘇打綠現在千萬不要再錯過了最卡哇伊的青蜂+最有才華的樂手=無限驚喜的蘇打綠,蘇打綠北京演唱會《蘇打綠》《小宇宙》各位蘇打粉們有福了!恭賀蘇打綠《藍眼睛》《小宇宙》《小情歌》
主唱 吳青峰 “音樂小王子”
青峰的聲音讓人沒辦法不注意到他。他有驚人才華,比常人更敏銳易感。寫作、攝影、畫畫,更多時候他寫歌譜曲,并用盡氣 力歌唱。性格直接表現在詞曲作品中,時而親切甜美,時而偏執帶點神經質,他對現實世界的矛盾、真性情與愛,也加深了作品的 存在感。
貝斯手 謝馨儀 “壯士的溫柔”
行事風格明快有邏輯,幾乎比團中男生還要帥氣。性格如同她的Bass,使人安于低沉卻又充滿企圖心。獨特的強韌與溫柔,蘇 打綠音樂中的別致風情。
鼓手 史俊威 “重角大小孩”
與青峰同為蘇打綠詞曲創作要角,作品節奏較重,但不缺乏動人情歌及輕松小品。空檔拿著電玩廝殺、看卡通、愛漫畫、喜歡 撒嬌。是充滿爆發力又信心十足的大小孩。
Keyboard/中提琴 龔鈺祺 “不按理出牌的專屬舞者”
看他現場起舞會瞠目結舌。氣質古典樂手常隨性跳起不曾排練的舞步。從小學習正統古典樂,沒什么難得倒他。民謠搖滾加入 古典元素融合交響樂章概念。永遠無法想像他下一步做什么。
木吉他手 何景揚 “微笑阿福”
他總是笑著。無厘頭的大男生。表演時,青峰一搭一唱的好對象。高大的他刷著飽滿的木吉他,毫無保留的汗如雨下,溫暖的 撥弦聲永遠留給蘇打綠保持澄澈的機會。
電吉他手 劉家凱 “悶騷脫星?”
念心理系,邏輯卻異于常人卻樂此不疲。五官堅挺、身材俊美,因此拱家凱脫衣服成為演出常見戲碼,總會引發臺下小鹿亂撞 的尖叫聲。
蘇打綠北京演唱會,今年的工體不再平靜!
注:2009蘇打綠“日光狂熱”北京演唱會已經出票 敬請訂購!
TAGS: 蘇打綠 日光狂熱 北京演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