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價說明:VIP280、180、120、80、學生票50元 備注:10月31日(含)前購票,第一場全部價位5折,第二、三、四、五、六場8折;11月5日(含)前購票,全部場次全部價位8折;11月6日(含)后,全部場次按原價銷售。
劇本翻譯、改編:張南 趙晗
導 演: 張南
領銜主演: 陳明昊
特邀合作:中央美術學院ADD+藝術創意工作室
出 品:張南戲劇工作室 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
布萊希特和1945年英文版的《伽利略》
貝托爾特·布萊希特(1898-1956)是德國著名的劇作家、戲劇理論家、導演、詩人。布萊希特一生劇作超過五十部,而唯一一部讓他傾注近二十年心血去創作、修改、并排演的劇目就是《伽利略》。1938年底,慕尼黑協定簽署后幾個月,布萊希特深受當時被他稱為“黑暗的時代”的觸動,僅用三周就完成了《伽利略的一生》——也就是《伽利略》的第一版。1945-47年間,布萊希特費盡周折,在流亡美國期間把經過大幅修改的第二版《伽利略》搬上洛杉磯和紐約的舞臺。1956年布萊希特逝世前的幾個月,他仍在執導柏林人劇團排演由英文翻譯成德文、并經過修改的第三版。從其時間跨度、思想深度、和戲劇成就等方面來看,《伽利略》堪稱布萊希特最偉大的作品之一。同時這也是布萊希特史詩劇的代表作,是他戲劇生涯中的重要轉折點。
此次創作的《伽利略》是1945年英文版首次被譯成中文并被搬上舞臺。
趙晗 劇本翻譯、文學顧問
北京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系學士,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歷史學博士,2007-2010年間任美國亨德里克斯學院 (Hendrix College)歷史系助理教授及亞洲研究項目主任。
長期從事劇本翻譯、文學顧問等戲劇創作, 并參與北京大學外國戲劇與電影研究所的教學,演出,培訓等工作。自2009年起任著名導演易立明的作品《悲悼三部曲》的文學顧問,負責文學統籌、文學闡釋、歷史研究方面工作。近期文學作品包括2011年翻譯的布萊希特名作《伽利略》、翻譯改編美國劇作家蘇珊·格拉斯佩爾的劇本《雞毛蒜皮》,以及音樂劇《媽媽咪呀!》的臺詞部分;2010年翻譯的薩拉·魯爾劇作《死人的手機》、唐納德·馬古利斯劇作《情感晚餐》、以及伯納德·波梅蘭茲劇作《象人》;2009年翻譯的奧尼爾作品《悲悼三部曲》;2008年翻譯的馬丁·麥克多納作品《枕頭人》。
歷史研究方向為二十世紀中國史,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共和國初期文化建設、二十世紀思想史和觀念史、以及中國近當代表演藝術史、戲曲改革和戲劇批評。主要作品包括譯著《爪牙:清代衙門中的書吏與衙役》、《歷史知識-歷史謬誤:當代實踐導論》、《史學研究中的一致性與非一致性》、《記憶與歷史》 以及多篇學術論文、書評、和戲劇批評。
馬守則 形體指導
馬守則是中國本土培養的第一代現代舞者,為廣東現代舞團的建團團員。曾先后留學英國和美國,并獲得美國愛荷華大學舞蹈編導碩士學位。馬守則先后擔任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舞蹈系副教授,北卡羅來納州艾朗大學舞蹈主任,并客座于美國的明尼蘇達大學、佛羅里達州立大學、阿肯色大學、及美國大學舞蹈節、美國舞蹈節、紐約舞蹈空間中心、中國雷動天下現代舞團、北京舞蹈學院、東北師范大學、四川大學,亦擔任南昌大學特聘教授。
中央美術學院團隊視覺設計
本劇的平面、服裝、造型、道具、舞美等視覺設計打破常規,沒有傳統意義上的舞臺設計,而是與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的師生合作,其出發點是用藝術(美術)領域的靈感來充分拓展舞臺空間。美院城市設計學院由兩位教師帶領,精選七位學生組成的設計團隊現已投入工作,在與導演的緊密合作過程中創造出迥然一新的舞臺樣式。帶隊的二位老師是版畫家江帆和裝置藝術家王一川,二人均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
陳明昊 領銜主演
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長期活躍在戲劇舞臺上。主要作品包括:《四世同堂》(國家話劇院)、《兩只狗的生活意見》(孟京輝工作室)、《明》(國家話劇院)、《迷宮》(北京市兒童藝術劇院)、《關于愛情歸宿的最新觀念》(國家話劇院)、《臭蟲》(孟京輝工作室)等等。舞臺之外,陳明昊還參演過影視作品十余部。
2011年夏,陳明昊與戲劇節同行一起赴法國阿維尼翁,代表中國當代戲劇人參加聞名世界的阿維尼翁戲劇節。
TAGS: 2011北京東宮影劇院開幕演出季-話劇《伽利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