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作曲家、指揮家
1809年,費利克斯?門德爾松出生于漢堡一個猶太家庭。他的祖父是哲學家摩西?門德爾松,父親是成功的銀行家,母親是出色的鋼琴演奏家。在優越與充滿文化氛圍的家庭環境中,他9歲開始公開演奏,10歲開始譜曲,12歲寫出自己的第一首鋼琴四重奏,14歲組織自己的私人樂隊,16歲發表第一首杰作《弦樂八重奏》,17歲時完成了傳世之作《仲夏夜之夢》序曲。20歲時,他指揮了《馬太受難曲》的首次公開演出引起世人對巴赫的重視,并一躍成為聞名遐邇的指揮家。
在之后的歲月中,費利克斯?門德爾松的音樂之路成績斐然。1846年的伯明翰音樂節上,他指揮了自己的清唱劇《以利亞》并取得輝煌成功。但此時他的健康已是每況愈下。次年姐姐的病故給他沉重的打擊,六個月后,年僅39歲的音樂大師費利克斯?門德爾松去世。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簡介: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直屬音樂表演團體,是中國最優秀的職業交響樂團之一。其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中央樂團。現任團長關峽、榮譽指揮湯沐海、首席常任指揮李心草、首席客座指揮邵恩。
半個世紀以來,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成功地演奏、演唱了大量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和近、現代中外交響樂經典作品,其中許多作品由樂團在中國及世界首演。許多在世界享有最高知名度的音樂大師同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進行了合作演出或藝術交流。其中指揮家包括:奧曼迪、卡拉揚、小澤征爾、迪圖瓦、馬祖爾、羅日杰斯特文斯基、費多謝耶夫等,演奏家包括大衛?奧依斯特拉赫、梅紐因、斯特恩、穆特、阿格里奇、馬友友、麥斯基、郎朗、李云迪等。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經常在國內進行廣泛的巡演,足跡遍及全國絕大部分的大、中城市(包括港、澳、臺地區)。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在國際巡演中出訪了歐洲、美洲、亞洲的許多國家。樂團以令人信服的藝術表現和獨具特色的中國神韻贏得了各國聽眾的高度贊譽,是受到英國《泰晤士報》、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主流媒體專題評論的中國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