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奧威迪·巴蘭
演出:意大利愛樂樂團
節目單(以演出現場為準):
《輕騎兵序曲》 蘇 佩(奧地利)
《快給忙人讓路》選自歌劇《塞維利亞的理發師》 羅西尼(意大利)
《納布科序曲》 威爾第(意大利)
《格雷那達》 奧斯定拉納(墨西哥)
《第二圓舞曲》 肖斯塔科維奇(俄羅斯)
《女人善變》選自歌劇《弄臣》 威爾第(意大利)
《塞維利亞的理發師》序曲 羅西尼(意大利)
《今夜無人入眠》 普契尼(意大利)
《康康舞曲》 奧芬巴赫(德國)
中場休息
《無憂無慮波爾卡》 約翰·施特勞斯(奧地利)
《假日波爾卡》 約翰·施特勞斯(奧地利)
《黎明》 列昂卡瓦洛(意大利)
《騎士波爾卡》 約翰·施特勞斯(奧地利)
《跳躍波爾卡》 約翰·施特勞斯(奧地利)
《無窮動》 約翰·施特勞斯(奧地利)
意大利民歌三首
《纜車》
《重歸蘇蓮托》
《我的太陽》
《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約翰·施特勞斯(奧地利)
《狩獵波爾卡》 約翰·施特勞斯(奧地利)
《祝酒歌》 威爾第(意大利)
意大利愛樂樂團
意大利國家級的一流樂團,地中海岸邊一顆璀璨的音樂明珠。樂團創建于1970年,自成立之日便引起歐洲樂壇高度關注,經過40多年的磨礪,如今已登上歐洲乃至世界古典樂壇的高峰,所到之處無不受到樂迷們的追捧,被譽為"地中海的音樂旋風"。
一流的樂團需要一流的人才作保證,意大利愛樂樂團十分重視人才培養和引進,常年活躍在舞臺上的樂手,個個都是當今意大利樂壇的頂尖高手,不少人已舉辦過獨奏音樂會。優越的待遇,擁有自己的音樂廳和錄音棚,更使音樂家能潛心于藝術,眾多知名藝術家也十分樂意與意大利愛樂樂團合作。如帕瓦羅蒂生前與他們有過多次成功合作,至今還是樂團的甜美回憶。而與比亞喬·魯吉里、賽喬·特斯塔、祖卡里·馬克、古拉卡·斯蒂芬、卡拉斯特·米洛斯拉夫、凱薩琳·巴特、莫蓮·佛里斯特、凱倫·凱恩、諾爾曼·吉西、伊沙科·帕厄曼、克里斯托弗·普魯姆、洛斯特·羅波維奇、阿圖爾·魯賓斯坦、文格羅夫等藝術家的合作,更使樂團名聲大噪。樂團幾乎在意大利所有的著名音樂廳和劇院都舉辦過音樂會,每年僅本國的演出季場次就有60多場。
40多年來,樂團演奏過眾多大師的曲目,從巴赫到德沃夏克,從亨德爾的小品到貝多芬的鴻篇巨制,包括電影音樂、現代音樂。樂團指揮大師多托·迪·吉斯帕認為,一流的樂團也應是全能樂團。因此,樂團錄制了大量CD,并由此獲得了豐厚的經濟效益,保證了樂團的健康發展。
而意大利愛樂樂團最鮮明的藝術特點則是在詮釋意大利音樂方面獨樹一幟,更能體現出地中海風格:蔚藍色的浪漫情懷,海天一色,純美而自然。羅西尼、威爾第和普契尼三位意大利歌劇大師的代表作是樂團永恒的保留曲目,意大利歌劇音樂的精髓就在意大利愛樂樂團。
如今,意大利愛樂樂團已應邀赴50多個國家演出,而古老并且開放的中國是他們久已向往的地方。此次,他們將在意大利音協常務主席安東尼先生的率領下,踏上中國的大地,一頓意大利音樂的饕餮盛宴正期待我們品嘗。
特邀指揮:奧威迪·巴蘭(Ovidi· Balan)
奧威迪·巴蘭出生于1942年,他分別在意大利和法國的音樂學院接受了系統的音樂學習,具有良好的歐洲傳統文化素質和天才般的指揮才能。他的藝術生涯悠久而廣為人知,是意大利人心中無可爭議的指揮大師。多年來,他在世界眾多名團執棒,擔任過樂團執行團長、音樂總監及首席指揮等職務。
1973年,他應邀赴美國與世界著名的樂團和指揮聯袂演出。這些樂團和指揮包括:費城交響樂團指揮尤金奧曼蒂、芝加哥交響樂團指揮索爾蒂、洛杉磯交響樂團指揮祖賓·梅塔、底特律交響樂團指揮切利比達凱、紐約交響樂團指揮布列茲、波士頓交響樂團指揮小澤征爾。奧威迪·巴蘭與世界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的關系親如兄弟,他指揮的方式(形體指揮)與小澤征爾極為相似,看過他指揮的觀眾都為之叫絕。
1975年,奧威迪·巴蘭榮獲布加勒斯特"優秀文化獎"。1979年,因其成功地指揮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榮獲"藝術評論協會最佳獎"。1982年,因其突出的指揮才能再次榮獲布加勒斯特"優秀文化獎"。1994年,榮獲法蘭西共和國"最佳音樂大師獎"。2000年,因其廣泛的活動能力而榮獲意大利"新聞獎"。
1988年,美國哥倫比亞藝術管理公司邀請奧威迪·巴蘭再次赴美,連續指揮42場巡演,從紐約到圣地亞哥,足跡踏遍美國各大城市。除此之外,奧威迪·巴蘭在歐洲樂壇上也是非常活躍的指揮家。作為客座指揮,他每年應邀赴西班牙、德國、俄羅斯、荷蘭、希臘、保加利亞、波蘭及奧地利等國的樂團進行指揮。2009年,他率團來華巡演,其詼諧的指揮方式,讓人們在歡笑聲中度過了美好的時光。2010年,他再度應邀來華,為新老觀眾帶來華麗的篇章。
男高音:羅伯特·考斯蒂
羅伯特·考斯蒂是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羅蒂的關門弟子。曾在意大利和歐洲眾多聲樂比賽中奪冠。羅伯特·考斯蒂在瑞吉歐艾米尼亞歌劇場比賽時,演唱了馬斯內的作品,正是在那里,他與帕瓦羅蒂相識,并拜師研修聲樂。在大師帕瓦羅蒂的熏陶下,他的聲樂水平有了質的變化,在很多方面傳承了帕瓦羅蒂的獨特演唱方法。
羅伯特·考斯蒂演唱過的歌劇有:唐尼采的《拉美莫爾的露琪亞》《愛之甘醇》、普契尼的《波希米亞人》《托斯卡》《蝴蝶夫人》《雷翁卡瓦洛》、威爾第的《弄臣》《茶花女》《游吟詩人》、多尼采蒂的《瑪麗亞·斯圖亞達》、馬斯卡尼的《鄉村騎士》等。他曾在卡塔尼亞白尼尼劇院、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羅馬歌劇院、熱那亞劇院、佛羅倫薩市內劇院、帕爾瑪劇院、美國帕爾瑪海灘歌劇院、東京文化館、大阪劇院、巴西大劇院、墨西哥劇院、希臘音樂廳、俄羅斯大劇院等地演出。
男高音:斯塔西·多明戈
斯塔西·多明戈1967年出生于意大利。1988年師從于女高音瑪麗亞·路易莎學習聲樂專業。之后,拜師佛拉羅·米蘭達。為了提高演唱技巧,他又繼續師從于梵托里·帕里德和吉風尼尼及古斯夫·安納托尼。
1992年,斯塔西·多明戈嶄露頭角。1993年,他成了Gi·vane歌劇院的主要歌唱演員,在18部不同的歌劇中扮演20個角色,演出場次高達1500多場。曾主演歌劇《阿曼多米拉波》《風流寡婦》《蜻蜓舞》《小城鐘聲》《特巴夫人》《茜茜公主》《蝙蝠》《西伯利亞》等。2004年,因其出色地扮演了羅杰洛萊昂卡諾的歌劇《丑角》中的丑角情人,而獲得了意大利國家職業生涯獎。2005年,他榮獲內羅尼國際歌劇比賽最高獎項。2007年,他參加了捷德拉瓦萊蒂特內藝術節,出演了藝術節的壓軸節目--施特勞斯的巨作《莎樂美》。2009年,他首演馬斯卡尼的《鄉村騎士》,在劇中扮演Turiddu。2009年,在歌劇《茜里·阿德里安娜》中扮演莫里吉奧。
男高音:巴勃羅·杜佩·胡安
出生于西班牙。起先在意大利米蘭斯卡拉歌劇院藝術系學習聲樂。之后赴瑞士盧加諾師從于布魯諾·波拉。接著又到西班牙馬德里拜師彭納谷·伊莎貝爾。自2002年以來,作為獨唱演員演唱的歌劇有:《弄臣》《麥克白夫人》《圖蘭朵》《潘亞·托羅斯薩蘇埃拉·唐卡洛斯》《麥克白》《特里斯坦和伊索爾德》《塞維利亞的理發師》。
2008年,在德國被評為當年最佳抒情歌劇演員。作為獨唱演員,他與許多著名交響合唱團、室內樂團和歌劇院合作,頻頻放歌于歐洲最著名的劇院。另外,巴勃羅·杜佩·胡安還參加了在俄羅斯莫斯科舉辦的第19屆世界歌劇節。2012年,他應邀赴智利圣地亞哥市政歌劇院參加歌劇演出季,并在比才的歌劇《卡門》、瓦格納的《唐豪舍》和威爾第的《阿依達》中扮演重要角色。最近,他參加了馬德里"科爾梅納爾維基"聲樂比賽,榮獲最佳表現薩蘇埃拉獎。
溫馨提示: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兒童項目除外),1.2米以上兒童需持票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