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舞臺上,與《牡丹亭》相關的藝術作品層出不窮,無論是白先勇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還是林兆華執導的廳堂版《牡丹亭》,都帶動了“《牡丹亭》熱”。然而,此次中芭創作、排演的芭蕾舞劇《牡丹亭》并非趕時髦、追時尚。
2001年,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首演獲得成功后,中芭決定將在中國家喻戶曉的《牡丹亭》搬上舞臺,并選擇了在中國戲曲研究方面造詣頗深的知名導演李六乙擔任劇本改編和導演。多年來,李六乙一直活躍在國內外戲曲和戲劇舞臺上,特別是對《牡丹亭》有獨到的理解和研究,也期望有機會突破戲曲傳統,用其他藝術手法來表現名作《牡丹亭》,這一點正好與趙汝蘅團長多年的追求不謀而合。
此次芭蕾舞劇《牡丹亭》的創作,采用了一種原創與選曲并重的嘗試,即由知名作曲家郭文景擔任該劇的作曲、選曲和配器工作。整個舞劇音樂既選取了中國傳統的戲曲音樂,也采用了西方一些著名作曲家的作品。
TAGS: 中央芭蕾舞團經典芭蕾舞劇《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