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古典大雙人舞》(Grand Pas Classique)
音樂:弗蘭西斯?奧貝爾
編導:維克多?戈索夫斯基
世界首演:1949年
中芭首演:2001年
這是一段充分展示芭蕾舞演員技巧的著名雙人舞,首次演出是1949年,由當時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的兩位明星伊薇特?肖維雷(Yvette Chauvire)和弗拉基米爾?斯克拉托夫(Vladimir Skouratoff)共同表演,此后世界許多芭蕾舞團都將這段雙人舞作為保留曲目,而且這段雙人舞也是許多國際芭蕾比賽的必選曲目。
《多尼采蒂雙人舞》(Donizetti-Pas de Deux)
音樂:多米尼克?多尼采蒂
編導:曼努埃爾?勒格里
關于《多尼采蒂雙人舞》,編導曼努埃爾?勒格里說“這段雙人舞是為了我組織的世界巡演而創編的。最初,我是想充分展示兩位富有才華的青年演員在古典芭蕾方面的最好水準。于是我為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的明星演員多蘿西爾?吉爾伯特和馬蒂厄?加尼奧而專門編排。這段雙人舞選用了19世紀意大利作曲家多尼采蒂的音樂,并根據編舞需要做了一些令人振奮的改編。上個演出季,這段雙人舞還在巴黎歌劇院青年舞蹈家專場晚會上演出。”
現代作品《呼吸》雙人舞(Nefes)
音樂:選自電影《光榮歲月》原聲帶音樂
編導:帕特里克?德?巴納
表演者:曼努埃爾?勒格里、帕特里克?德?巴納
此時,兩面鏡子相對而立,
此時,他們的影響在中間重疊,
此時,……
神圣的時刻誕生啦。
神圣的時刻,是萬物的起始,
神圣的時刻,是萬物的終結,
神圣的時刻……
完美而和諧……
芭蕾舞劇《阿萊城姑娘》(L'Arlésienne)
編 導:羅蘭?佩蒂(根據都德小說改編)
音 樂:喬治?比才
舞美設計:雷內?阿里奧
服裝設計:克里斯廷?羅朗
芭蕾舞劇《阿萊城姑娘》創作于1973年,故事取材于19世紀法國著名文學大師都德的同名戲劇作品改編,法國偉大作曲家喬治?比才曾為該戲劇的配樂,后來比才將其改編成著名的《阿萊城姑娘》組曲,舞劇就是采用了該組曲的音樂。舞劇講述的是一個男子在愛和被愛的矛盾中不堪煎熬最終選擇逃避現實的故事,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愛情永遠超脫現實,理想總在心中浮現”。
舞劇運用明亮輕快的步法、激情澎湃的動作、歐洲戲劇特有的浪漫主義情調抒寫芭蕾的神韻。羅蘭?佩蒂曾講道:這個作品最初并未給他帶來特別的感動,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部作品卻越來越深地感染了他。當年,中芭團長趙汝蘅在巴黎歌劇院觀看《阿萊城姑娘》的時候曾深受感動,她說“這部作品尤其能夠凸顯男演員對激情的控制力。當初佩蒂并不打算給我們《阿萊城姑娘》,但是我們的技術水平和真誠打動了他。這個劇目能讓中國觀眾知道,芭蕾不只代表著立腳尖,也有戲劇性很強的東西。要知道,這才是真正高水平的芭蕾舞蹈。”2005年11月,中芭在北大首演了羅蘭?佩蒂的三部經典作品《卡門》《阿萊城姑娘》和《年輕人與死神》,轟動一時。
大幕徐徐拉開,舞臺上,世界著名畫家梵?高的名畫作為舞臺背景映入觀眾的眼簾,故事就這樣展開了……
這本該是兩家人最歡樂的一天。普羅旺斯的兩個年輕人弗萊德里和維福特就要舉行婚禮了。但之所以兩家人能夠喜結連理,全是由于兩個年輕人曾在孩提時代對這樁婚事草率的認可。此刻,維福特是如此的幸福,她為自己就要出嫁而感到無比自豪,但是弗萊德里去始終抑郁寡歡,他的心全在那位阿萊城的姑娘身上。
現在,這位被愛包圍的新娘對弗萊德里越來越執著,而弗萊德里此時卻似乎已經顧不上身邊的人,他似乎看到所有的人都在和這位姑娘的魅影跳舞,妒忌的心理仿佛一條紅布蒙蔽了他的眼睛。彷徨中的維福特發現弗萊德里的心早已不再她的身上了,就試圖挽回弗萊德里。而此時,弗萊德里的靈魂似乎已和他的軀體分離了,他的眼睛里透露出的是僵死的目光,但他的心理卻在瘋狂地舞蹈。伙伴們的法蘭多爾舞曲中將兩個新人推入了洞房。洞房里漆黑一片,仿佛墳墓一般,而屋外璀璨的天空卻有如梵?高的油畫。
突然,從屋內傳來一聲尖叫——弗萊德里無法抑制對阿萊城姑娘的渴望,跳出了窗外。
此次,由中芭首席主演王啟敏與法國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明星演員曼努埃爾?勒格里合作演繹《阿萊城姑娘》,必將成為中法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話。
主要演員:
朱妍、張劍、王啟敏(中央芭蕾舞團首席主演)
李俊、孟寧寧、盛世東、郝斌、余波、金佳、黃震、吳焱等(中芭主要演員)
曼努埃爾?勒格里(法國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明星演員、芭蕾巨星)
帕特里克?德?巴納(旅法德裔編導)
(演員出場以當日演出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