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俄羅斯偉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創作的芭蕾舞劇《天鵝湖》被公認為芭蕾藝術皇冠上的“明珠”,是全世界芭蕾愛好者的“最愛”。自十九世紀下半葉問世以來,《天鵝湖》早已成為世界所有芭蕾舞團必演劇目,同時也是每年在世界各地演出場次最多的芭蕾舞劇。
但遺憾的是中國人第一次排演《天鵝湖》全劇是在該劇問世半個多世紀之后。1958年初,在前蘇聯專家古雪夫大師的指導下,北京舞蹈學院開始排演《天鵝湖》全劇,同年6月,中國人自己演出的芭蕾舞劇《天鵝湖》終于首次登上北京的舞臺,并獲得成功。中國第一代芭蕾人的不俗表現不僅受到各方面的稱贊,而且也標志著西方芭蕾藝術開始扎根于東方古國。
1959年12月31日,中國第一個芭蕾舞團——“北京舞蹈學校實驗芭蕾舞團”(中央芭蕾舞團的前身)正式宣告成立。繼《天鵝湖》之后,在古雪夫指導下,劇團又陸續成功地上演了《海盜》和《吉賽爾》等古典劇目,為中國芭蕾奠定了俄羅斯學派的堅實基礎。
50年來,《天鵝湖》在中國家喻戶曉,成為對芭蕾愛好者“最愛”,《天鵝湖》對中芭的長足發展起了積極促進作用。近十多年來,在趙汝蘅團長的帶領下,劇團勇于探索,以年輕舞蹈家為主先后兩次推出了新版《天鵝湖》,備受關注。近年來,為了劇團的進一步發展,也為了滿足芭蕾愛好者的需求,中芭一直在選擇既保留古典芭蕾的風貌,又具有時代特征最佳版本《天鵝湖》奉獻給觀眾,2007年,中芭首演了了世界芭蕾巨星娜塔莉婭?瑪卡洛娃版本《天鵝湖》,這一愿望終于得以實現。
2008年5月13日和14日,中央芭蕾舞團將在天橋劇場隆重演出瑪卡洛娃版《天鵝湖》,以此紀念中國人首演《天鵝湖》50周年,同時,這一演出也是今年7月底中央芭蕾舞團首次在英國皇家歌劇院(科文特花園)演出《天鵝湖》的預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