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萊羅》(根據同名音樂編舞)
拉維爾的經典作品《波萊羅》,激發過許多編舞家的創作遐想。音樂中不同樂器不同聲部的起承轉合層層迭加,創造出的震撼人心的音樂效果,讓編導們的內心激情澎湃不能自己。舞蹈《波萊羅》亦如音樂般,用一個最簡單的元素作為動機,不斷地加以發展演化,配以魔方般的空間結構,不斷的集聚能量直至最后的爆發。
舞蹈以現代與時尚相結合的風格呈現,充滿激越昂揚、活力動感的精神風貌,令人振奮,極具視覺的沖擊力。
《奔月》
奔月是人類古老的夢想,古今中外的神話傳說中都有此類故事。如今,當夢想已經變為現實,這類故事似乎已失去了原有的神秘魅力,然其背后的哲學思考卻恒久不變。人類在此岸世界對彼岸世界的探索和追求,是激勵人類不斷進步的永久動力。先驅者永遠是孤獨的,要忍受被誤解、被疏離、被視為異端而驅逐甚至犧牲的境遇。當先驅者超前的意識變為現實與常態,為大眾普遍接受和理解時,又會有新的“超前”,新的“異端”出現……
過去如此,今天如此,將來也如此……
舞劇《奔月》擺脫對神話故事表層的敘述和表現,直接觸及到故事背后的哲學思考。以月亮(彼岸世界)和人間(此岸世界)的相互比照的結構方式;以色彩鮮明、對比強烈的舞段完成主題的表達。使舞劇回歸到舞蹈的本體,更充分地發揮舞蹈藝術的特長。
全劇分為七個部分:月亮的崇拜、人世間(一)、月亮的誘惑、人世間(二)、月亮的撫慰、人世間(三)、奔月。七塊不同的色彩,七段不同意境的段落,簡潔、緊湊、一氣呵成。
舞劇的音樂選用拉維爾的經典音樂《達芙妮和克羅埃》,與舞劇的結構樣式相得益彰。經典的音樂、優美的舞蹈、深刻的哲學思考和思想內涵,定能令觀眾獲得視覺與聽覺完美結合的藝術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