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Synopsis
整臺演出由三部作品構成,創作靈感皆來自魯迅《野草》中同名短篇散文:
《死火》
當生命與夢想的火焰在一片冰天雪地中只剩下奄奄一息的火苗,它面臨著一個兩難的選擇:留在這死亡之谷,等待"凍滅",抑或跳出去重新燃燒,直至"燒完"。既然無論選擇怎樣的生存方式,任何的現實主體都將不可避免地以死亡作結,對所謂光明、美好的"未來"的追求意義何在?
在生與死的對立中,死總是更加強大,這是我們必須正視的根本性生存困境。而在這認識之上,"凍滅"與"燒完"的價值顯然是截然不同的。與"死火"化為一體的舞者們奮勇的作出最后的抉擇,舞起白葉,向絕望挑戰,用"燃燒"演繹悲壯之美。
《影的告別》
影是人在世的的立據,無影之人靜駐于沒有終與始的永恒虛空,彷徨于生與死的無處之地。不愿死,亦不能無望的生。
然則生命中多少瞬間真正為在世者所掌控,又有多少自由的消殞只是出于個體自發的逃遁和慣性依賴。沒有什么不可以截然分離,即使是人與其影。而就在此刻,綺麗壯哉,他將向過往一切的一切訣別,再不回首,徑直通往未知的黑暗迷霧。
《極地之舞》
骨灰翁之砂灰白如雪,滲出一抹黯紅,神性隱沒,人本救贖變得愈發之可疑。
同情,冷漠,殘酷--荒誕的人性迷霧中孤立的個體湮滅了拯救與毀滅的界限。
是絕望幺?即便肯定也難以反饋對血的狂熱,熱情戰斗者難為之,悲憫濟世者亦難為之。唯當此刻死雪般凜冽的極地之舞化身為對生命頌曲。無從道說,以舞啟唇。
出品單位Co-producers
北京當代芭蕾舞團BeijingDanceTheater
北京當代芭蕾舞團創辦于2008年,由創團編舞家王媛媛兼任藝術總監與團長。在她的帶領下,舞團不斷為中國當代舞蹈界推出一部部高質量作品。舞團由王媛媛及舞臺視覺藝術家譚韶遠、韓江組成核心創作團隊,連手國內外優秀導演、音樂家和設計師,用極具風格的舞蹈平臺,向世界展示當代中國舞臺藝術。
舞團以非凡的創造力和驚人的速度連續創作出六部風格迥異的高水平作品。其中往往展現對當代社會的深入思考:改編自《牡丹亭》的作品《驚夢》,青春激蕩的凱歌式芭蕾作品《空間日記》,描摹當下生存與自我覺醒的作品《霾》,瑞典、丹麥及加拿大新銳編舞家攜手創作的《棱鏡》,表達熾熱糾纏的愛情的作品《情.色》、《拾穗者》,還有關于漂泊生活的演員編創作品《無足鳥》,以及與法國編導合作的太極、街舞、芭蕾跨界作品《中間》,2011年受香港藝術節委約創作的《金瓶梅》。其中《霾》已成功在美國BAM劇院和肯尼迪藝術中心、英國沙德勒之井等頂級劇場上演,2011至2012年度舞團在德國、冰島,法國、意大利、荷蘭等國的著名劇院進行巡回演出。
2012年5月王媛媛新作《死火》將于丹麥皇家歌劇院首演。
北京大幕文化發展有限公司DAMUArts
主創介紹CreativeTeam
編舞:王媛媛
王媛媛是中國享有國際聲譽的現代舞蹈編導。出生于北京,先后畢業于北京舞蹈學院編導系與美國加州藝術學院舞蹈學院,并獲碩士學位。曾任中國國家芭蕾舞團駐團編舞,丹麥皇家芭蕾舞團、香港演藝學院、紐約市芭蕾舞團、上海芭蕾舞團及天津芭蕾舞團的客席編舞。曾在法國國際舞蹈比賽、保加利亞瓦爾納國際芭蕾舞比賽、美國杰克遜芭蕾舞比賽、俄羅斯國際芭蕾舞比賽中榮獲"最佳編舞獎",成為當代在國際重要舞蹈比賽上贏得最多"最佳編舞獎"的中國編導。
她的作品有與張藝謀合作的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與馮小剛合作的電影《夜宴》,還有眾多極具風格的當代舞蹈作品,如為丹麥皇家芭蕾舞團創作的《情色》,為上海芭蕾舞團創作的《對話肖邦》,為香港演藝學院創作的《梨花夢徊》,為紐約市芭蕾舞團創作的《逝去的時光》,在任中國國家芭蕾舞團駐團編導期間,創作舞蹈作品《牽引》、《梁山伯與祝英臺》、《緣》、《夜之虹》、《劍魂》、《落情》及舞劇《胡桃夾子》等。
2008年4月,她與國內頂尖創作團隊,共同創辦了北京當代芭蕾舞團,連續推出當代芭蕾作品《空間日記》、《霾》、《棱鏡》、《情色》、《拾穗者》、《無足鳥》、《驚夢》、《金瓶梅》和《野草》等。
作曲:蘇聰
旅德作曲家,1957年生于天津市,祖籍廣東東莞,1982年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同年入德國慕尼黑高等音樂學院作曲系研究生班。畢業后從1985年起任教于該院作曲系,并在奧格斯堡大學音樂系授課。現任巴登州電影學院及斯圖加特市音樂高等學院電影及媒介音樂聯合制作專業教授。
1987年,應聘為影片《末代皇帝》作曲,獲第六十屆奧斯卡最佳原作音樂獎,成為第一位獲得奧斯卡獎的中國人。曾得過30多個獎項,除第60屆奧斯卡最佳電影作曲獎外,還有美國"廣播音樂公司獎"、"格萊美"最佳背景音樂原作專輯、德國埃森"克魯普基金會獎學金"等。1983年根據李白《靜夜思》的詩句和詩人坎坷經歷譜寫《交響序曲》受贊譽。1985年入西柏林自由大學音樂系。同年,在"紀念李斯特逝世一百周年國際作品比賽"上,曾演奏創作的《李斯特鋼琴幻想曲》獲第二名,并成為翌年匈牙利舉行的"世界現代音樂節"開幕式的首演作品。1987年,又獲民主德國德累斯頓國際作曲比賽榮譽獎。他的數十篇音樂作品被許多知名的樂隊在世界各地演奏,總譜已由彼德斯音樂出版社出版。目前,任教于德國。主要作品:《交響序曲》1983/《李斯特鋼琴幻想曲》。
作曲:生物圈
本名GeirJenssen,挪威電子音樂家,出生于1962年。1991年,GeirJenssen正式以Biosphere的名義發表了專輯《Microgravity》,以此確立他在"ambienttechno"流派中的先驅地位。如今Biosphere已是microsound/experimentalambient領域的重要人物,他的《Patashnik》,《Substrata》和《Shenzhou》等專輯被認為是重新定義了氛圍音樂(ambientmusic)。Biosphere混合了具象音樂與抽象音樂理念創造出的極簡作品,深邃大氣,嚴肅高遠,于循環往復之中鋪陳出難言的情緒與意境。
制作人/舞美燈光設計:韓江
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2002年起任中國國家芭蕾舞團駐團燈光設計。自進入國家芭蕾舞團開始著手各式風格的芭蕾舞臺空間的創作。設計的大型劇目有《淚泉》、《天鵝湖》(03年新版和07年瑪卡洛娃版)、《海盜》、《仙女》、《吉賽爾》、《希爾薇亞》、《牡丹亭》。另有現代舞蹈作品十幾部。其間隨舞團訪問了美國、墨西哥、澳大利亞、俄羅斯、英國、法國、韓國、日本等國家。2003年設計首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中由林兆華執導、郭文景作曲的兩部歌劇《夜宴》、《狂人日記》,之后長期與林兆華合作,作品有2004年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出的《廁所》,2006年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出的《白鹿原》,林兆華戲劇工作室演出的《娜拉的兒女》和《建筑大師》,2007年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出的《活著還是死去》,皇家糧倉演出的昆曲《牡丹亭》,2010年香港藝術節委約作品《老舍五則》,林兆華戲劇工作室作品《回家》等。2005年與李六乙導演開始合作,創作劇目《口供》、中國國家芭蕾舞團2008年的《牡丹亭》,2010年北京正乙祠京劇《梅蘭芳華》,重慶京劇院《金鎖記》等。
與現代舞蹈的接觸始于時任國家芭蕾舞團的駐團編導王媛媛,合作始于2004年為舞團創作的《落情》和《劍魂》,之后一起創作了北京舞蹈學院演出的《不定空間》、香港演藝學院演出的《梨花夢徊》、上海芭蕾舞團演出的《對話肖邦》、大型舞劇《紅色、1935》和丹麥皇家芭蕾舞團演出的《情色》,07年聯合出品創作了現代舞劇作品《驚夢》,08年為北京當代芭蕾舞團的成立創作《空間日記》。09年為舞團創作《霾》、《棱鏡》、《拾穗者》等作品。
其他作品有小劇場話劇唐宇導演的《市井三國》、《在茫茫大海上》,2008年譚盾歌劇《門》,2009年廣西歌舞劇院音樂劇《桂花雨》,2010年蘇州科文中心芭蕾舞團《羅密歐與朱麗葉》,北方昆曲劇院關錦鵬導演的昆曲《憐香伴》。2010年設計品特劇作李建軍導演《背叛》,薩特劇作楊慶原導演《禁閉》等等。
舞蹈顧問:弗蘭克·安德森
丹麥皇家勛章獲得者
畢業于丹麥皇家芭蕾學校
2002年至今,丹麥皇家芭蕾舞團藝術總監
1995年-1999年,瑞典皇家芭蕾舞團藝術總監
1985年-1994年,丹麥皇家芭蕾舞團藝術總監
1985年-1992年,擔任布儂維爾舞團夏季學院總監
1976年與丹麥皇家芭蕾舞團的主要舞蹈家創辦了布儂維爾舞團
戲劇顧問:林兆華
著名導演,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
1961年開始從事藝術工作。曾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導演、副院長和中國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
作品有話劇《刺客》《建筑大師》《白鹿原》《趙氏孤兒》《櫻桃園》《理查三世》《茶館》《故事新編》《棋人》《鳥人》《野人》《車站》《絕對信號》《狗兒爺涅槃》《哈姆雷特》《風月無邊》;歌劇《夜宴》《狂人日記》《李白》;戲曲《牡丹亭》《宰相劉羅鍋》等。
音樂顧問:陳其鋼
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獲得巴黎大學碩士學位和巴黎音樂師范學院高級作曲文憑。歐洲現代音樂舞臺上一位非常重要的華人作曲家。1993年應法國現代音樂研究所(IRCAM)委托創作《孤獨者的夢》。受法國國家交響樂團委托,為馬友友創作大提琴協奏曲《逝去的時光》。1999年應法國國家廣播公司委托,創作管弦樂組曲《五行》應中央芭蕾舞團之約,為張藝謀導演的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創作音樂。2000年大獎作品《五行》進入BBC國際作曲"大師獎"總決賽。2002年《蝶戀花》在第五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上演出。2008年擔任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音樂總設計。
文學顧問:盛和煜
湖南電視臺電視劇制作中心藝術總監,國家一級編劇、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六次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六次獲文化部政府最高獎--"文華獎",劇本五次獲"文華編劇獎",劇本多次獲全國"曹禹戲劇文學獎",中國戲劇節"優秀編劇獎"等大獎。
主創團隊
編導 王媛媛
作曲 蘇聰 生物圈
舞美及燈光設計 韓江
舞美及服裝設計
制作團隊
舞臺監督 陳俠吉
音響設計 劉勃
平面設計 宋迪
舞美設計助理
舞臺技術
舞美制作 岳建華
燈光設計助理 劉恒志
音響設計助理 李嘉
舞團管理
藝術總監、團長:王媛媛
制作人:韓江
執行制作人:凌蒙
國際運營經理:張于
排練助理:謝洋
團長助理:王超
制作助理:曹陽
財務:歐琳
鋼琴伴奏:何佩勛、任紹屹
溫馨提示: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兒童項目除外),1.2米以上兒童需持票入場。
TAGS: 北京當代芭蕾舞團野草 當代芭蕾舞團野草 芭蕾舞團野草門票